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529章 十年之約已過半
第529章 十年之約已過半
離開了楊家藥鋪,去了趟那座既未譭棄也無啟用的老舊學塾,陳平安撐傘站在窗外,望向裡邊。
耳畔似有琅琅書聲,一如當年自己年幼,蹲在牆根旁聽先生講課。
離開了學塾,去了龍尾溪陳氏創立的新學塾,遠比舊學塾更大,陳平安在牌坊樓外停步,轉身離開。
走過家鄉俗稱螃蟹坊的那處地方,陳平安仰頭望去,繞行一圈,四塊聖人親筆的匾額,儒家的當仁不讓。佛家的莫向外求,道家的希言自然,兵家的氣沖斗牛。
驪珠洞天破碎下墜後,被大驪朝廷以秘術,層層拓印,剝離了所有曾經蘊含字中的精氣神,這幾樁機緣,又不知花落誰家。
期間仰頭看著那個“希”字,想到崔東山在信上所說,陳平安眼神晦暗不明,思緒悠悠。
之後經過了那座鐵鎖井,如今被私人購買下來,成為禁地,已經不許當地百姓汲水,在外邊圍了一圈低矮柵欄。
陳平安便想起了得到鐵鏈的蜂尾渡青年,宮柳島劉老成的弟子,一個身材高大、性情溫和的黑衣青年,不單單是自己如此覺得,就連裴錢都覺得那個青年是個好人,想必真是好人了。後來陳平安之所以膽敢涉險登上宮柳島,多虧了他,總覺得能教出這麼個弟子的野修劉老成,不至於壞到爛肚腸,事實證明,陳平安賭對了,不過與劉老成的勾心鬥角,每每事後想起,仍是會讓陳平安心有餘悸。
陳平安突然笑了起來,不知為何,此時此刻站在圍欄外看著那口水井,有點像是當初在倒懸山,遠遠看著那道去往劍氣長城的“天門”,那裡有一個坐在石碑頂部的抱劍漢子,一個坐在蒲團上看書的小道童,陳平安遠遊各地,覺得唯一能夠跟腳下這座小鎮比拼藏龍臥虎的地方,估計就只有倒懸山了,作為浩然天下最大的一座山字印,正是道老二的通天大手筆。
陳平安仰頭望天。
收回視線後,去遠遠看了幾眼分別供奉有袁、曹兩姓老祖的文武兩廟,一座選址在老瓷山,一座在神仙墳,都很有講究。
陳平安沒有靠近祠廟,尤其是那座他打小就不怎麼去的老瓷山,相距極遠,不過在修繕一新的神仙墳那邊,陳平安逛了很久,許多菩薩、天官神像都已讓大驪的能工巧匠,修舊如舊,一尊尊一座座,重新樹立起來,不過尚未徹底完工,還有許多匠人在高高的木架上忙碌。
據說大驪朝廷打算還要繼續擴建文武廟,然後將佛家菩薩、道教天官各自安置在一座祠廟內,到時候此地的文武廟,雖是縣城祠廟,卻會是整個大驪最恢宏壯觀的文武廟,屆時必然會香火鼎盛,絡繹不絕的達官顯貴,前來燒香敬神。
最早其實是陳平安託付阮秀幫忙,出錢做此事,修繕神像,搭建屋棚,不過很快就被大驪官府交接過去,此後便不允許任何私人插手,其中三尊原本倒塌的神像,陳平安當年還丟入過三顆金精銅錢,陳平安雖然如今急需此物,卻沒有半點想要追尋線索的念頭,若是還在,就是緣分,是三份香火情,若是給稚童、村民無意間撞見了,成了他們的意外之財,也算緣分。不過陳平安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前些年當地百姓,上山下水,翻箱倒櫃,刮地三尺,就為了尋覓祖傳寶貝和天材地寶,然後拿去牛角山包袱齋賣了換錢,再去龍泉郡城買豪門大宅,增添丫鬟僕役,一個個過上以往做夢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
陳平安沒覺得他們這般做,就是錯了,只是覺得即便要賣,也該晚一些出手,價格只會更高,同樣是一件仙家器物,晚賣幾年,翻幾番都有可能。
牛角山包袱齋為何要與清風城許氏一樣,當初主動撤出龍泉郡,放棄一座耗資巨大的仙家渡口,白白為大驪宋氏作嫁衣裳?
陳平安一開始,是覺得包袱齋押注錯了,押注在了朱熒王朝身上,現在看來,極有可能是當初低價收購了太多的小鎮寶貝,所賺神仙錢,已經多到了連包袱齋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的地步,所以當寶瓶洲中部形勢明朗後,包袱齋就權衡利弊,用一座仙家渡口,為各處鋪子,向大驪鐵騎換取一張護身符,又等於和大驪宋氏多續上了一炷香火,長遠來看,包袱齋說不定還會賺更多。
陳平安覺得自己這個想法,多半就是真相了。
與官家做偏門生意,來錢快,卻也快,終非正道。至於如何做不偏財的買賣,如今陳平安自然也不清楚,想必老龍城孫嘉樹、珠釵島劉重潤這幾位,比較清楚裡頭的規矩,將來有機會可以問一問。
神仙墳格局變了許多,故地重遊,許多想去的地方去不成,以往去不得的地方,卻已經有了涼亭、觀景臺。
陳平安在一座翹簷小亭子中歇腳。
匠人的眾多幫手當中,夾雜著不少當年遷徙到龍泉郡的盧氏遺民,陳平安當年見過許多刑徒,因為落魄山建造山神廟和燒香神道,就有刑徒的身影,比起當年,如今在神仙墳忙碌打雜的這撥遺民,多是少年和青壯,依舊言語不多,只是身上沒了最早的那種心死如灰,大概是年復一年,便在苦日子裡邊,各自熬出了一個個小盼頭。
於祿,謝謝,一位盧氏王朝的亡國太子,一位山上仙家的天之驕子,不能說是漏網之魚,其實是崔瀺和大驪娘娘各自揀選出來的棋子,一番幕後交易往來,結果就都成了如今大隋山崖書院的學子,於祿跟高煊關係很好,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一個流亡他鄉,一個在敵國擔任質子。
至於謝謝,前些年確實是給崔東山欺負得慘了。
但是就像崔姓老人不會插手他陳平安和裴錢的事情,陳平安也不會仗著自己是崔東山的“先生”,就指手畫腳。
如何對他人給予善意,是一門大學問。
不是“我覺得”三個字,就可以彌補所有因為好心辦壞事帶來的後果。
當初與馬苦玄廝殺的地方,格局大變,外人已經無法涉足。魏檗提過一嘴,神仙墳和老瓷山兩地,白天隨便遊覽,並無禁忌,只是晚上陰陽家和墨家大修士就會出現,設置陣法,負責牽連山根水運,到時候就不適合夜遊了。
沒能重返那處與馬苦玄拼命的“戰場遺址”,陳平安有些遺憾,沿著一條經常會在夢中出現的熟悉路線,緩緩而行,陳平安走到半路,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停留片刻,這才重新動身,去了趟並未一起搬去神秀山的鑄劍鋪子,聽說是位被風雪廟驅逐出門的女子,認了阮邛做師父,在此修行,順便看守“祖業”,連握劍之手的大拇指都自己砍掉了,就為了向阮邛證明與以往做了了斷。陳平安沿著那條龍鬚河緩緩而行,註定是找不到一顆蛇膽石了,機緣稍縱即逝,陳平安如今還有幾顆上等蛇膽石,五顆還是六顆來著?倒是普通的蛇膽石,原本數量眾多,如今已經所剩不多。
陳平安沒有就此就此返回落魄山,而是跨過那座早已拆去橋廊、恢復原貌的石拱橋,去找那座小廟,當年廟內牆壁上,寫了許多的名字,其中就有他陳平安,劉羨陽和顧璨,三人扎堆在一起,寫在牆壁最上頭的一處空白處,梯子還是劉羨陽偷來的,木炭則是顧璨從家裡拿來的。結果走到那邊,發現供人歇腳的小廟沒了蹤跡,好像就從未出現過,才記起好像已經被楊老頭收入囊中。就是不知道這裡頭又有什麼名堂。
回到龍鬚河畔,陳平安順流而下,對面的道路,已經拓寬為龍泉郡驛路之一,曾是陳平安第一次出門遠遊的離鄉之路,最早的時候,身邊就只跟著一個紅棉襖小姑娘。
他一路照顧著小姑娘,走過青山綠水。
可事實上,何嘗不是小姑娘默默支撐著泥腿子少年小師叔的心境,才讓他能夠遠遊他鄉,一直沒有放棄。
陳平安路過一座被大驪朝廷納入正統的水神祠廟,幾無香火,名分也怪,好像只是有了金身和祠廟,連別國地方上的淫祠都不如,因為連一塊像樣的匾額都沒有,到現在都沒幾個人搞清楚,這到底是座河神廟,還是座神位墊底的河婆祠,倒是再往下那條鐵符江的江神廟,建造得無比壯觀,小鎮百姓寧肯多走百餘里路途,去江神娘娘那邊燒香祈願。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聽小鎮老人講,祠廟那位娘娘塑像,長得實在是太像杏花巷一個老婆姨年輕時候的模樣了,老人們,尤其是街巷老嫗,一有機會就跟晚輩使勁唸叨,千萬別去燒香,容易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