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02章(第2頁)
但是更多的是許多人在給那些番邦人普及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國家,甚至還告訴他們粽子要吃鹹的,豆花要吃甜的。
簡直胡鬧,粽子明明是甜的更好吃,豆花也只能是鹹的!
趙匡胤卻為後世感到深深的擔憂,從天幕這段時間看來,後世人真的是被保護得太好了,萬一他們被那群番邦人給忽悠住了,做了對國家不好的事情怎麼辦?
叛國在哪一個時期都是被人世代戳脊梁骨的事情吧。
忽必烈卻覺得很可樂,而且這件事情必定是後世人受益更多。
不然為什麼不是後世人去番邦的軟件呢?
可見後世的什麼社交軟件做得好,才會引來這麼多的番邦人。
這也是宣傳自己文明的好機會啊!
最好後世的蒙人給那些番邦人見識見識他們蒙人的強悍——
朱元璋眉頭皺得都能夾死蒼蠅了,他對這種番邦人入侵似的行為很是不適,這讓他很不安。
後世朝廷就這麼有信心百姓不會被那些番邦人帶壞?
而且讓百姓們就這麼接觸番邦人好嗎?
朱標則眼前一亮:許多人的友好交流讓他感受到一種……一種世界大同的感覺……
不管是哪一國的百姓,哪一個不是想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呢,能認識和自己國家完全不同的朋友,那不是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嗎。
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而且後世也不是軟弱可欺的國家,其他國家的普通百姓有什麼可懼怕的。
康熙百感交集,這樣的“萬國來朝”卻不是發生的大清……
乾隆不屑:大驚小怪,番邦人不也是兩個鼻子一個嘴巴?
有什麼好看的,還叫他們脫衣服……
……
竟然有種暗爽是怎麼回事?
侵略了我大清的洋人也有今天!
害得他都想點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