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第3頁)

袁先生,他的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是大部分華國人的主食,但是以前的水稻平均畝產只有100多公斤。

百姓們點點頭:正常。

南方水稻產量較高,100到150公斤都有的。

而就是袁先生的雜交水稻技術將每畝產量提高到了300公斤!

解決了華國人的基本溫飽問題。

百姓們手在抖:每畝多少公斤?

300公斤!!

天啊!如果他們有這項技術那就沒有餓死的人了!

李世民倒抽一口冷氣:所以這就是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嗎!

果然能強國啊!

好!技術!大唐一定要發展科學技術!

就在眾人為每畝產量300公斤而震驚的時候,卻再次被天幕的下一句話震傻了。

隨著袁先生的雜交水稻技術不斷地突破,第三代超級雜交水稻可以把畝產提高到1000公斤!

趙匡胤感覺很不真實:“1000公斤?”

趙普回答:“是的,1000公斤!”

忽必烈掏掏耳朵:“多少?”

“父汗,是1000公斤……”真金聲音嘶啞 。

忽必烈:“……”

第一次那麼想活在後世……

如此之多的糧食,即使是蒙人不再放牧也不會被餓死了。

朱元璋顫抖地雙手扶住椅子:“1000公斤!”

如果大明有這樣的技術,何愁不強大!

何愁百姓們吃不起飯!

百姓們:終於明白為什麼後世人都不種地卻又有糧食吃的原因了。

怪不得這位袁先生是後世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太了不起,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