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看懂魏晉南北朝(第2頁)
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殺賈后自封相國,次年篡位稱帝,引發宗室諸王起兵圍攻。趙王倫兵敗被殺,齊王司馬冏被河間王司馬顒挑撥,攻殺長沙王司馬乂,反被長沙王所殺。
長沙王又被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圍攻,苦戰數月,結果被東海王司馬越所殺。之後,河間王、成都王、東海王又互相攻防,一同混戰下來,西晉江山已經是滿目瘡痍。
諸王還找來胡人當僱傭兵,沒想到卻是引狼入室。公元311年,東海王司馬越在項城憂鬱而死,八王之亂結束。
千兆大將石勒在寧平城大敗禁軍,將司馬越的屍骨挫骨揚灰,西晉宗室36王全部被殺。而琅琊王司馬睿早已見北方形勢不對,提前南渡至建鄴。
在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建立了東晉,中國歷史進入到了最混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所謂五胡十六國,就是由匈奴、鮮卑等民族建立的16個主要政權,包括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後秦等。
其中最為強大的是前秦政權。在前秦之前,華北的前趙、後趙統治都十分黑暗。前秦吸取了前代教訓,提倡儒學,興修水利,發展工商,國力日趨強盛。
公元376年,前秦天王苻堅統一北方,與南方的東晉對峙。苻堅執意伐晉,想以此一統中國。
然而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謝玄率領北府軍大敗前秦軍隊,苻堅重傷逃走,不久前秦帝國就分崩離析,北方再次分裂,而東晉這邊也得了喘息的機會。
東晉自立國以來,就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由於疆域狹小,北方壓力大,加之大族佔據了大量莊園田產,朝廷只能變本加厲地剝削自耕小農。
公元399年,孫恩、盧循起義,給東晉敲響了喪鐘。在平定孫恩之亂的過程中,北府軍的劉裕嶄露頭角,成為司馬氏統治的掘墓人。
公元403年,桓玄篡晉,因為不得人心被劉裕攻滅。劉裕先後滅前燕、後秦,在公元420年代晉建宋,史稱劉宋,正式開啟了南北朝時代。
劉宋建立後,劉裕曾計劃率軍討伐北魏,然而還沒來得及出征就病逝了。劉宋也像西晉那樣陷入皇室內訌之中,子殺父、父殺兄的悲劇不斷上演。
與此同時,由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先後攻滅北方大小政權。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與劉宋對峙。
劉宋先後發動了三次元嘉北伐,都被北魏所敗,損失慘重,國力大損。後世的南宋大詩人辛棄疾感嘆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公元465年,北魏文明馮太后臨朝聽政,開始了北魏的漢化改革。馮太后仿照兩漢魏晉制度,制定官員俸祿,實行三長制和均田制。
通過均田制,農民擺脫了地主豪強的控制,轉變為國家編戶,使得北魏國力大增,失控的人口和土地遠遠超過南朝,為日後的南北統一奠定基礎。
文明馮太后去世後,孝文帝繼承了祖母的事業,實行太和改革,將北魏國都遷至洛陽,改革鮮卑舊俗,鮮卑姓改為漢姓,不利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聯姻。
然而孝文帝的改革引發了守舊派貴族的反對。在孝文帝死後,北魏的統治日趨敗壞,而南朝卻迎來了一段難得的繁榮時期。
公元506年,蕭衍建立南梁,南朝進入了鼎盛時期。社會繁榮,文化興盛,湧現了一大批文學家和詩人。
雖然蕭衍改革法治,通過考試選拔寒門子弟入朝,但是南梁依然是個等級森嚴的文化社會。
再加上蕭衍本人吸取了前朝宗室自相殘殺的教訓,對南梁宗室極為縱容,任由他們欺壓百姓,使南朝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起來。
公元524年,北魏爆發六鎮起義,沉重打擊了北魏的統治。4年後,北魏權臣爾朱榮率兵攻入洛陽,沙丘陵太后以及北魏文武百官被殺,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宗室元顥投奔南梁,蕭衍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北歸。陳慶之僅帶7000兵馬,一路摧枯拉朽,攻克32座城池,47戰全勝,成功拿下了北魏首都洛陽,留下了“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