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國的興衰
明朝又疏於海防,因而讓倭寇越來越猖獗。在費了大力氣掃平倭患之後,1567年在嘉靖皇帝去世後的4年繼位的隆慶皇帝下旨解除海禁,允許民間與海外貿易,史稱隆慶開關。
隆慶開關對明朝意義極為重大,大量白銀湧入華夏,促進了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1571年的俺答封貢以非軍事手段結束了與漠北200多年的敵對狀態,解決了明朝南北兩線的軍事危機。1590年播州楊應龍叛亂,1592年寧夏拜之亂,抗倭援朝戰爭。
雖然明朝都取得了勝利,但是明朝自身的統治危機卻逐漸暴露了出來。滅亡的喪鐘即將敲響。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軍在遼東全軍覆沒,再也無力遏制後金的崛起。
在經過連年災荒之後,陝西的農民率先拉出齊大旗揭竿而起,戰火燒遍整個北方,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橫空出世,對明朝的統治給予了沉重打擊。
明朝因農民起義而建立,最終也因農民起義而滅亡。1644年李自成攻入Bj,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江北四鎮在南京擁立弘光皇帝即位。然而南明小朝廷只想偏安一隅,國安自保,僅一年就宣告覆滅。南明各勢力相互內鬥,自相攻伐,在流亡中覆滅。
1661年,鄭成功橫渡灣臺海峽,4年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收復灣臺全境。不久傳來永曆皇帝被吳三桂勒死的消息,鄭成功悲憤交加,棄世而亡,其家族依然奉明朝為正統。
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投降清朝,明鄭滅亡。
【一口氣看懂四大發明#歷史#小知識】
四大發明到底有多先進?又是如何誕生的?這些領先世界幾百年的黑科技對世界歷史又有什麼影響呢?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口氣看懂四大發明。四大發明最初是由洲歐學者提出,對於洲亞、洲歐乃至全世界的歷史都影響深遠。
四大發明中,紙張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就已經出現了可以寫字的麻紙。
但是由於技術有限,無法代替當時主流的書寫材料簡牘。到了公元105年,宦官蔡倫總結了前人的經驗,用樹皮、漁網、破布等材料改進造紙術,使紙張成為一種相對廉價、輕薄的書寫材料。
漢和帝大喜,將蔡倫封為龍亭侯,這種紙張被稱為“蔡侯紙”。經過後世的不斷改進,紙逐漸取代了簡牘,成為平民百姓也能用得起的書寫材料。
從繁重的竹簡到昂貴的縑帛,紙張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普及和文字的進步。
在公元7世紀左右,造紙術傳到波斯,隨後又傳入拉阿伯世界。在公元10世紀左右,經及埃傳入西西里半島,沿地中海沿岸傳入歐洲各國,促進了洲歐的文藝復興。
但是僅僅只有紙張還是不夠的。在公元三世紀,桓玄廢除竹簡以後,中國完全進入了紙張時代,但那時候的書籍依然被高門大族所壟斷,通過抄寫等方式在貴族子弟中流傳。
文化上的隔離,造成了魏晉時期朝廷高官被門閥所壟斷。而打破這一壟斷的就是印刷術的發明。
印刷術出現於唐朝,在公元9世紀中期已經頗具規模,除了長安、洛陽之外,在長江流域也出現了不少印刷工坊,印刷種類有曆書、字書、佛經等。
關於印刷術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隨著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的相繼出現以及紙張的普及,為雕版印刷創造了條件。
而真正促成雕版印刷大規模推廣的則是佛教的興盛,因為需要將經書分發給信眾,因而採取了雕版拓印的方式印刷經書。
雕版印刷在唐朝傳入鮮朝、本日,後來傳到埃及、斯波。到了宋朝時,畢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極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元朝時活字印刷經西域傳入波斯、及埃和歐洲。15世紀時,約翰·古騰堡發明了鉛活字印刷術,印刷了《聖經》等書,打破了知識被教會壟斷的局面,使歐洲的學術中心由教會轉移到大學,有力地推動了歐洲走向近代化的進程。
第三個發明就是指南針,古稱司南。早在戰國時期,中國的勞動人民就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辨別方向。
到了北宋時又出現了人工磁化的磁針,後來人們將磁針固定在有刻度的羅盤裡,於是指南針就誕生了。到了南宋時,來中國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將指南針傳入歐洲,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第四大發明也是對歷史直接影響最大的發明就是火藥。火藥的誕生與煉丹術分不開關係。煉丹師們在長期煉丹過程中發現了火藥的特性。
孫思邈記載,用硫磺、硝石和木炭組合在一起具有爆炸性,有時來自於煉丹過程中,因而又被當作藥材使用。到了唐末五代時,戰亂頻繁,火藥被應用於戰爭之中。
到了北宋時,爆炸威力比較大的火器也出現了。公元1132年,南宋的陳規發明了火槍,原名突火槍,又改進為火銃。
火藥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和兵器的形態,從冷兵器開始慢慢過渡到熱兵器時代。
伴隨著12世紀蒙古西征的步伐,火藥傳入歐洲,其威力遠勝於舊有的冷兵器,徹底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此外,由於火藥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大規模開採礦產成為可能,促進了近代工業的產生。
【一口氣看懂秦國的崛起和衰落#歷史#秦國#秦始皇】
他原本是周天子的養馬專業戶,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卻分六世之餘烈,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那麼大秦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又為何在短短的時間內非常擊碎?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口氣看懂大秦帝國的西北遠征。
從公元前905年秦非子獲封秦地開始,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投降劉邦為止,秦國共經歷了38位君主,約698年曆史。
秦國的第一任君主秦非子是西周犬丘人,他是上古部族首領顓頊的後裔,商朝重臣惡來的5世孫。
因其祖先無意輔佐大禹治水,又幫助舜帝馴服鳥獸有功,被賜與銀杏無意的後裔趙富因平亂有功,被賜封在趙城,造父便以封地為氏,稱趙氏,即為嬴姓趙氏。
周孝王時期,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秦非子便以封地為氏,號稱秦嬴,成為了秦國的始封君。
秦人死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不過此時的秦國還僅僅只是一個封地不足50裡的周朝附庸。
公元前842年,周厲王因殘暴無道,招致諸侯和百姓反叛,被迫逃亡到彘地,西戎趁機入侵西周,秦國的第四任國君秦仲雖全力抵抗,但仍不敵。
周宣王登上王位之後,便任用秦仲為大夫再次討伐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和西戎的交戰中陣亡,其子秦莊公即位。
秦莊公為了替父親報仇,並向周宣王請兵討伐西戎,於是周宣王便撥給了他7000兵馬,秦莊公也不負眾望,一戰大敗西戎。因功被封為西垂大夫。
公元前778年,秦莊公病重,本想傳位於長子世父,可世父因祖父大仇未報,堅持領兵殺榮王,於是便將國君之位傳給弟弟秦襄公。
秦襄公即位後將都城從秦邑遷到汧邑,以便今後和西戎作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廢除太子宜臼,又大搞烽火戲諸侯活動,鬧得諸侯離心,被依舊的姥爺申侯聯合西戎軍殺死在驪山腳下。
秦襄公發兵救周,擁立太子宜臼成為周平王。周平王為表謝意,將其山以西的土地賜予了秦襄公,並與他立下誓約,秦國如果能趕走西戎所得的土地就歸秦國。
自此秦國不但獲得了在關中地區自由發展的機會,也正式成為了周朝的諸侯國。
有了周天子的承諾,秦襄公為了開疆拓土,開始連連向周邊的戎狄部落用兵,最終死在了討伐西戎的路上。
到了秦文公時期,秦國將都城遷到了關中腹地,開始設立史官教化。秦文公將秦國國土延伸到了岐山,還收留了岐山一帶沒有遷走的周人。
這些周人教會了秦人耕種莊稼,使秦國得以從原始的遊牧經濟開始向當時最先進的農業經濟轉型。
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秦國先後征服併吞並了諸多戎族,至此秦人結束了東周初年近百年的艱辛創業,佔有關中平原大部分領土,實現了崛起,成為了西方的新興強國。
公元前675年,秦宣公即位,此時和秦國同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晉國自恃強大開始入侵秦國。
可秦國之前一直都是和西戎作戰,軍隊要彪悍的多,雖然兩國實力懸殊,最終秦國還是把晉國打敗了。
自此後秦與晉的戰爭變成了家常便飯。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與晉國締結秦晉之好,在陪嫁的奴隸當中有一名虞國的俘虜逃到了楚國,又被秦穆公用5張黑羊皮給換了回來,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
秦穆公在他的輔佐之下,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趁晉國喪之際派兵偷襲鄭國,卻被晉襄公率軍在崤山設伏,結果2萬多秦軍全軍覆沒。
從此秦東進中原之路被晉國遏制,秦穆公不得不繼續向西用兵。秦晉之好,從此轉為世仇。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太子繼位是為秦康公。
康公屢次派兵攻打晉國,卻難以得勝,再加上他甘於遊樂,荒廢國政,這是秦國從秦穆公時期的西戎霸主逐漸走向衰落。
秦康公去世後,兒子秦共公在位5年便去世了。其子秦桓公即位,當時的晉厲公想與秦國罷兵並結下了令狐之盟。可沒想到秦桓公前腳結盟,後腳就聯絡楚國和狄人圖謀伐晉。
秦桓公的背信行為引起諸侯不滿,開始紛紛倒向晉國。公元前579年,晉厲公聯合齊、宋、衛、魯等八國伐秦,秦國大敗。次年秦桓公鬱鬱而終,其子秦景公即位。
秦景公繼續奉行父親臨晉的方針,但晉悼公即位之後,晉國又復霸中原,更是在鄢陵之戰中擊敗了企圖進軍中原的楚國。
公元前546年,晉、楚、齊、秦、魯、衛等14國聯合簽訂了弭兵之盟。中原戰場迎來了久違的沉寂,秦景公也開始著力改善與晉國的關係。
兩國重溫秦晉之好,秦景公去世後,秦晉兩國一直都相安無事。直到公元前453年,強大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
秦國彷彿再次看到了東進的希望,可惜一個晉國倒下了,強大的魏國又站起來了。
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在諸國當中率先變法,國力暴增的魏國反而開始侵吞河西之地,秦簡公和兒子秦惠公多次攻魏都沒能奪回。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親率50萬大軍與魏國決戰,結果被魏將吳起以5萬魏武卒大敗。直至吳起離開魏國之前,秦國再也沒有能力爭奪河西之地。
直到秦獻公時期,秦軍與魏軍在石門再次交戰,此役秦軍斬敵首6萬,再次贏得了六國的尊重。周天子為表祝賀,還贈予秦獻公一套禮服,史稱獻公稱伯。
兩年後秦獻公壽終正寢,其子嬴渠梁繼位,是為秦孝公。
秦孝公繼位後,任用商鞅為大良造,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變法。針對秦國地廣人稀的特點,發佈了外來移民可以免賦稅三代的優惠政策,使得三晉地區的百姓蜂擁而至,為其開墾荒地。
自此秦國兵精糧足,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43年,周天子冊封秦孝公為方伯,正式承認秦國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其子嬴駟即位,是為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剛繼位時,為了平息貴族對變法的不滿,遂將商鞅滅族,卻不廢其法。同時,他任用大量的外國能臣治理國家,就連公孫衍、張儀、魏章等魏人都受到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