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朝名人傳(第2頁)
索尼病死之後,蘇克薩哈也上書請求解除輔臣之職。如果蘇克薩哈成功辭職,那鰲拜和鄂必隆也必須交出手中大權,可鰲拜卻並不甘心放權。他認為蘇克薩哈在針對自己,於是便開始為他羅織罪名,最終以“九虛一實”、“欺幼主不願歸政”等24項罪名將蘇克薩哈定了死罪。
康熙明知蘇克薩哈無辜,但在鰲拜連日的脅迫之下,最終還是下令處死了蘇克薩哈。鰲拜恣意擅權,最終超出了康熙的容忍程度。
最終在公元1669年,康熙以侍衛訓練滿洲傳統布庫戲的形式將鰲拜抓獲,之後命議政王大臣對其進行審訊,最終羅列出鰲拜30條罪狀,按大清律應當革職處死。
但當宣讀鰲拜罪狀時,鰲拜突然脫去上衣,露出了身上為大清朝征戰多年留下的傷疤。康熙念及他為國家立下的汗馬功勞,最終免除死刑,將其禁錮在獄中,不久鰲拜就在獄中悽慘離世。
公元1713年,已經年老的康熙皇帝念及鰲拜往日的功勳,追封鰲拜為阿思哈尼哈番,以及重新確認蘇克薩哈的世襲職位,等到蘇克薩哈的孫子巴福嗣襲。
【一口氣看懂清朝第一漢臣,張廷玉的一生,配享太廟的他為何不得善終#清朝#歷史#張廷玉】
他是清朝唯一一個立享太廟的漢人官員,歷經三朝,飽受讚譽,主持修成名史,然而晚年卻陷入淒涼潦倒之中,被乾隆抄家問罪。
那麼張廷玉為何能夠配享太廟,備受雍正喜愛的他又為何會被乾隆抄家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起走進張廷玉的一生。
張廷玉,字後汝齋,他的父親張英是康熙朝的文華殿大學士。張廷玉是張英的第二個兒子,公元1672年在京北出生。
29歲時便考中進士進入仕途。因為張廷玉出身名門,自身又頗有才幹,很快就嶄露頭角,入職南書房,得到了康熙的青睞。
多次隨康熙出巡,仕途一帆風順。1721年升任吏部左侍郎,時年50歲。四年後,康熙在暢春園駕崩,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改元雍正。張廷玉也迎來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時期。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鬧得轟轟烈烈。朝中大臣也不約而同的選邊站隊,而張廷玉卻是其中的異類,他從不和這些阿哥們結交,一心為皇帝辦事。
新登基的雍正對張廷玉的品行和能力非常讚許,將他視為心腹,有什麼事情都要讓他去辦,就連密旨也會告訴他。張廷玉生性謹慎,雖然身在中樞,位高權重,但是從不結黨營私,也不向朝中大臣和自己家人透露任何公事。
他奉行“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原則,對雍正的任何決策都少有異議。與其說他是雍正朝的名相,不如說他是雍正朝的秘書長。
也正因如此,生性多疑又權力極盛的雍正對張廷玉一直是信賴有加,除了親弟弟怡親王允祥,雍正最信任的就是張廷玉了。
1729年軍機處設立,張廷玉位列怡親王允祥之後,奉命擬定各種典章制度,還監管吏部各種事務。怡親王去世後,張廷玉升任領班軍機大臣,雍正盛讚他是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除了生局外,雍正還不吝惜各種物質賞賜,甚至還把圓明園附近的澄懷園賞給張廷玉,張廷玉因此號稱澄懷主人。除此之外,雍正還給了張廷玉一個重磅大禮——配享太廟。
太廟是皇帝的宗廟,作為大臣能配享太廟,享受皇家香火,這在古代是堪稱最高榮譽的事情。雍正一朝配享太廟的僅有20餘人,而張廷玉卻是其中唯一的漢人。由此可見雍正對張廷玉信任到何等地步。
然而,也正因這個配享太廟的承諾,讓張廷玉的晚年陷入淒涼潦倒之中。1735年,雍正駕崩,四阿哥弘曆登基改元乾隆。
作為三朝老臣,又是雍正臨終前指定的顧命大臣,張廷玉在乾隆初期還是很受重用。在乾隆出京時負責總理京城事務。
1739年,張廷玉又主持修成了《明史》,這不是中國歷史上編寫時間最長的史書,93年間數易其稿,最終在張廷玉的主持下修成。這讓張廷玉除了以名臣身份在青史留名之外,又以《明史》作者的身份在明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