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戚繼光的一生(第2頁)
東山蓬萊古稱登州,與州泉、揚州、明州並稱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也是一處重要的海防軍事基地。城中設有總督備倭都司,戚繼光就出生在這裡。
戚繼光幼年時風流倜儻,很有個性,十分喜歡讀書,通曉古今史籍。17歲這一年,戚繼光世襲了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任職兩年後,戚繼光進京參加了武舉考試。當時山東沿海一帶經常遭受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倭寇的意思原指本日人的侵襲,許多倭寇是在本日國內戰敗的落魄武士,據山為賊,出海為寇。由於倭寇主要以劫掠為主,再加上洋流、季風等原因,所以倭寇流竄的地方主要是江浙、建福沿海一帶。
後來本日群雄割據,爆發內戰,每個諸侯國都需要用錢,就派軍隊來到明朝沿海搶錢。因為軍隊人數有限,他們又僱傭了許多浪人充當炮灰,於是就形成了海盜、武士和浪人組成的武裝侵略集團,就是現在我們所稱的倭寇。
1551年,明朝重開備倭司,但大規模的
掠奪卻日益嚴重。海商王直在利益的驅使下為虎作倀,與倭寇合夥做起了掠奪的無本生意。
兩年後,26歲的戚繼光在張居正的推薦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25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而王直在舟山立港的海盜巢穴被俞大猷所迫,只能竄逃日本,將大本營設立在了本日長崎。
兩年後,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千戶,擔任參將一職,負責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嘉靖中後期由於海防觀念淡薄,導致戰船所剩無幾,衛所軍隊缺額半數以上,士兵老少摻雜且缺乏軍事訓練,還成為了各級軍官壓榨的對象。
這讓倭寇入侵就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深入內地燒殺搶掠,數百里內人皆存亡。就在戚繼光剛剛上任後,王直與黨作亂於岑港,四處劫掠糧草,構築營寨,叫囂著要為王直報仇。
於是,戚繼光抗倭生涯中的重要戰役岑港之戰爆發。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岑港易守難攻,倭寇依託險要地形與明朝軍隊糾纏長達數月,沿海州縣也烽煙四起,戚繼光等將領疲於奔命。久攻不下的他等到了來自京城的一封詔書,剝奪總兵俞大猷、參將戚繼光職位,限期1月內蕩平倭寇。
明軍不得不改變打法,士兵們無論白天黑夜不間斷的擂鼓佯攻,時間一長,倭寇也疲憊不堪,銳氣盡失,內部也產生了猜忌。戚繼光趁機強攻岑港,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仍有一部分倭寇乘船從海路潰逃,直奔建福而去。
最終以明軍傷亡3000餘人,敵軍傷亡不到千人,有部分寇突圍逃竄而落下帷幕。這也是明朝歷史上代價最大的勝利之一。
從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臺州燒殺搶掠,就在朝廷有人以通倭的嫌疑準備彈劾戚繼光時,戚繼光卻因平定了王直的功勞而副官。戚繼光認識到要想將倭寇徹底趕出明朝,就必須全殲或者重創他們,而想要獲得真正的勝利,這位年輕的指揮官又該做些什麼呢?
戚繼光到江浙赴任後發現衛所的將士作戰能力一般,而金華、義烏的人比較彪悍,於是戚繼光前往招募了3000人,在戚繼光的指導下訓練將其練成了一支精銳的部隊,號稱戚家軍。
戚繼光在義烏募兵之後,本日便爆發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總決戰,戰敗的武士和浪人大量湧入明朝,造成了明朝倭寇的大氾濫。
因此,在海疆危難之際,戚繼光根據閩浙沿海一帶山嶺沼澤密佈,倭寇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又擅長伏擊的特點,在一場士兵私鬥中突發靈感,創造出了專門用來剋制倭寇的陣法,因此陣左右對稱,故名鴛鴦陣。
鴛鴦陣改變了以往軍鎮大兵團作戰的傳統,設立了11人的作戰小隊,這也被人稱為最早期的特種部隊。最前方為隊長,或持戰旗或持長槍,他的身後有左右兩隊,最前方是盾牌手,盾牌也分為長牌和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