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輕言語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永樂大帝(第3頁)

 建文帝先是找到了老將耿炳文去討伐燕王。沒想到卻在真定被朱棣打了個大敗,耿炳文轉攻為守,而建文帝卻等不及命令耿炳文回朝,派曹國公李景隆率50萬大軍前去討伐。

 這個李景隆的來頭可是大的很,他的父親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是僅次於徐達、常遇春的開國名將。李景隆作為將門之後,在朱元璋晚年深受器重,是當時冉冉上升的一顆新星。

 然而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卻是顏面掃地,成為了世人的笑柄。

 當朱棣得知李景隆率50萬大軍北上時,直接把北平城交給了王妃和世子,自己則帶兵去寧王那裡借兵。燕王妃也不愧是將門虎女,動員城中老幼趁著天氣嚴寒往城牆上澆水,使北平變成了一座冰城。

 而朝廷大軍都是南方人,因為水土不服,缺少禦寒衣物,不僅攻不下北平,而且凍死凍傷者甚多。等到朱棣借兵歸來時,朝廷的50萬大軍已成強弩之末,李景隆匆匆排兵列陣,結果不出意外的被朱棣擊潰,全軍覆沒,留下糧草輜重無數。

 經此大勝後,朱棣志得意滿,自認為天下無敵,王位近在咫尺。沒想到在南下進攻濟南時被鐵鉉和盛庸擋了回去,在東昌之戰遭遇一生之中最大的失敗,大將張玉戰死,朱棣痛哭流涕。

 在此之後,朱棣與朝廷圍繞著山東進行拉鋸,僵持不下,戰事進入焦灼之中。朱棣畢竟只有北平周邊一隅之地,若是打持久戰,很難耗得過坐擁全國的建文帝。

 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建文帝也快靈璧之時,在靈璧之戰中徹底擊潰了朝廷大軍,俘虜了平安等人,朝廷再無一戰之力,沿途守軍也不再抵抗,紛紛倒戈投降,燕軍順利地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

 此時建文帝還抱著固守待援的心思,只要燕軍久攻不下,勤王大軍及時趕到,那麼南京之圍自解。然而南京城內的宗室勳貴早已是各懷鬼胎,虎王朱慧和曹國公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迎接燕軍進城,建文帝絕望之下在宮中點燃熊熊大火,從此失去了蹤跡。

 朱棣對重於建文帝的文臣進行了血腥清洗,對投降的武臣雖然表示既往不咎,甚至還加以封賞,但是在皇位穩固之後還是將他們逼死。

 1402年,43歲的朱棣正式登基稱帝,改元永樂,廢除建文年號,將一切政令恢復到了洪武時期。朱棣登基後首要大事就是安撫宗室多加封賞,同時逐步削除藩王的兵權,使他們變成富貴閒人,無法對皇位產生威脅。

 這樣雖然能讓皇位在自己的子孫中傳承,但也給明朝留下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自明朝開國伊始,朱元璋就有遷都到北方的想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實施。明朝首都依然是南京。

 到了朱棣這裡,經過30年的休養生息恢復生產,明朝的國力已經達到鼎盛狀態。朱棣下旨將北平升格為Bj,開始遷都做準備。為了擴展朝貢貿易,宣揚大明國威,自46歲開始,朱棣派鄭和六下西洋,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東非和紅海。

 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海上航行,也是古代朝貢貿易的頂峰。浮雲之廣,遠邁漢唐。成功訓練著呼勝意,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次年,朱棣又下旨修撰《永樂大典》,這是中國古代典籍大成的中國古代第一大類書。

 全書總計卷,收錄圖書七八千種。但是由於戰亂等原因,保存至今的只有幾百卷而已。

 在文化和外交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後,朱棣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擴大明朝的疆域。他派遣大軍遠征安南,成功將其納入明朝版圖。但由於不斷的叛亂,明軍疲於應對,最終在宣德年間不得不撤軍。

 ——“可惜了永樂大典了,這可比鞭子那破四庫全書強太多了。”

 ——“確實可惜了啊,古今第一奇書啊。”

 ——“征討安南是必須的,因為要為下西洋打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