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家將(第3頁)
22歲時,北漢被宋朝所滅,楊延昭就跟隨著父親歸降了宋朝。在隨後三年的北伐中,楊延昭和幾個弟弟也一起隨父親出征,在潘美的統領下對幽雲十六州發起了進攻。
起初戰事的進展還算順利,宋軍一路攻城拔寨,拿下四州之地。在攻打應州和朔州時,楊延昭作為先鋒一馬當先,猶如天神下凡,血戰於朔州城下。
就連手臂被箭矢射穿了都沒有退縮,反而越戰越勇,最終幫助宋軍順利地攻克了城池。
但是隨著遼國援兵的到來,宋軍逐漸陷入劣勢。隨著東路大軍的潰敗,趙光義只好下詔撤軍,讓潘美這路大軍遷徙四州人口之後撤回宋朝境內。
在途經陳家谷口時,楊業被監軍所逼,被迫領軍出戰。可沒想到潘美等人被遼軍撤軍的跡象所矇蔽,為了搶攻竟然先行撤軍。最終導致楊業孤立無援,兵敗被俘而死。
在楊業死後,他的六個兒子都被封了官,楊延昭作為長子繼承父業,負責鎮守如今的河北保定,防衛遼國乘機南下。楊延昭治軍有方,不僅作戰驍勇,而且足智多謀。
遼軍南下攻打遂城時,正好趕上楊延昭在此駐守。雖然遂城城池狹小,缺乏守城器械,遼軍還由蕭太后親自督戰,攻勢猛烈。
但在楊延昭的帶領下,城中所有的壯丁都參與了守城。趁著天氣寒冷,楊延昭帶領他們往城牆潑水,使遂城這座小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座冰城,無法攀登。遼軍難以攻克,只好撤軍,還遺棄了大量的盔甲兵器。
不可一世的蕭太后就這樣被楊延昭擋住了去路,楊延昭由此一戰成名。
沒過多久契丹再次入侵,沒想到這次楊延昭事先埋伏好了精兵,採用誘敵深入的計策且戰且退,將敵軍引到了埋伏圈裡,最終大敗契丹人。
遼國主將也被楊延昭斬首,送到了宋真宗那裡。然而名將也有翻車的時候,有一次遼國侵犯保州,楊延昭正要率兵救援,卻被遼國偷襲,全軍覆沒。
事後宋真宗沒有追究楊延昭的責任,只是另派人頂替了楊延昭的職位。但是在這之後的戰事中,換上去的人難以抵禦遼軍,宋真宗只好再次重新啟用楊延昭。
47歲那年,宋真宗下詔將楊延昭統領的軍隊增至1萬人。他屯兵阻斷契丹騎兵奔襲的道路。沒想到遼國大軍在楊延昭這裡沒討到便宜,就繞道抵達澶淵城下,距離北宋首都開封僅有咫尺之遙。
宋真宗當即就慌了手腳,朝臣建議皇帝南遷避亂。但是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親自前往澶淵前線與遼國議和。
但是楊延昭卻敏銳地認識到遼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已是強弩之末,不如勉勵諸君扼守險要道路,定能殲滅遼軍,收復幽雲十六州。
但是宋真宗已被遼國嚇破了膽,只想趕緊議和了事,對楊延昭的建議充耳不聞。楊延昭就率兵直抵遼國邊境,攻破古城俘獲甚多。
4年宋遼兩國達成澶淵之盟,宋朝每年向遼國支付30萬歲幣,開設榷場貿易,兩國從此再無戰事。抗擊遼國20餘年的楊延昭,也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公元1004年,楊延昭病逝,享年57歲。
遼國認為楊延昭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因此將他稱之為楊六郎。他的妻子楊氏,兒子楊文廣繼承父業,繼續為大宋守衛邊庭,還曾跟隨名將狄青南征遼國討要泰州。
楊文廣仍不忘父輩遺志,向朝廷進獻邊土,想收復幽雲十六州,然而還沒等到迴音就去世了。楊家將在正史中的故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其實楊家在宋朝排不上號的,種家軍才是北宋的中流砥柱。”
——“大慫成了那麼多名將,該被欺負還是被欺負。”
——“沒辦法,制度問題,楊業不就是被監軍害死的麼。”
——“楊延昭的天狼,蕭太后的親征都是很厲害的技能(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