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唐名將(第3頁)
眾將認為戰馬缺少糧草不利於長途作戰,要求收兵。侯君集卻主張迅速追擊,認為敵軍尚未走遠,肯定想不到我們會繼續深入。若以精兵急速追擊,肯定會大獲全勝。
李靖採納了他的意見,都兵窮追2000餘里,接連三戰大敗土蕃軍隊。大勝後班師回朝。
公元638年,吐蕃的松贊幹部向大唐請求通婚,遭到拒絕,出兵進攻已經歸附大唐的土蕃,還寫書信威脅唐朝聲言若不嫁公主必發兵進攻大唐。
接著就派出了20萬軍隊進攻如今的川四松潘縣。唐太宗當即命令侯君集率部騎兵5萬前往抵抗吐蕃。
侯君集在松州城下大敗吐蕃軍隊,打得松贊幹部急忙撤回軍隊,前使臣向唐太宗謝罪。唐太宗也同意了與吐蕃通婚,以建立友好的關係。
大勝而歸的侯君集還沒等消停上一年,就又為大唐披掛上陣。唐朝初期西域各國向唐朝進貢和商旅貿易的隊伍都要通過高昌國境,高昌國從過境貿易中得到了很多利益。
李世民在焉耆國的請求下想要重開西域路,高昌國因為利益受損,不但阻塞了西域通往內地的道路,還派兵攻打焉耆。
同時,西突厥的首領與高昌結盟,共同阻擋往來西域的客商和貿易貨物。於是唐太宗決定派侯君集統兵西征高昌國。
公元640年,侯君集率軍。當大軍越過第五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的2000多里的殺氣進入高昌境內時,高昌王驚恐憂鬱而死,他的兒子曲智勝繼位。
唐軍運用先進的工程機械,很快就直逼高昌都城。曲智勝開城投降,侯君集分兵四路,共攻三郡五縣22城。
高昌全境平定。唐太宗命令侯君集在高昌設置西州,在交河城設置安西都護府管轄各縣,留兵鎮守。
侯君集又將高昌王以前所擄掠的焉耆人全部放回,焉耆王對此非常感激,派遣使臣向唐廷謝恩。侯君集平定高昌後,使大唐王朝威懾西域,國威大震。
西突厥駐守可汗浮屠城的夜護葉爾翔,唐太宗在其地設置了庭州管轄。
侯君集班師東歸時,還從高昌帶回了一批樂工。唐太宗令其入太常寺,將高昌樂列入國樂。從西域引進的釀酒法和馬奶葡萄的栽種方法,也使得長安出現了葡萄酒熱。
但侯君集在攻滅高昌國後,在未奏請李世民的情況下,私自將高昌國寶物據為己有。手下的士兵知道後也開始盜取金銀珠寶。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醜事被揭發,於是不敢上報將士們的罪行。
回朝後被御史揭發上奏唐太宗,於是將侯君集下獄。幸得中書侍郎岑文本、尚書為他辯護,唐太宗才將侯君集赦免釋放。
而侯君集自以為立下了大功,卻因為貪財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爽。雖然李世民對待侯君集還和以前一樣,將其列入凌煙閣24功臣的第17名,但侯君集還是認為自己遭到了排擠。
也就在他被列入凌煙閣的這一年,太子李承乾擔心自己被廢,於是就將心存怨恨的侯君集引入東宮。侯君集覺得李承乾無能,擔心重演李建成的悲劇,於是勸李承乾謀反。
謀反的事情敗露後,李承乾作祟被廢,侯君集也因此被處死。臨死前,侯君集請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好為自己守喪。李世民同意後將其妻兒流放嶺南。
侯君集一生憑藉唐太宗的賞識厚愛走上了人生巔峰,卻因遏制不住自己的私慾而日漸沉淪,終於身首異處。
——“唐朝還真是猛將如雲啊,沒有啥滅國的功勞,吃飯都不好意思上桌。”
——‘確實有點離譜了,簡直猛的一筆!’
——“李承乾是他女婿,必須得造反啊,不然李泰上位還有活路嗎?”
——“也不能這麼說,本來就是他心懷怨恨,怎麼不說是他力勸李承乾謀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