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輕言語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淵父子(第2頁)

 在各方勢力中,聲勢最為浩大的就是瓦崗軍。然而由於偃師之戰慘敗於王世充,瓦崗軍將領有不少都被唐軍所吸收,成為唐朝的開國名將。為唐朝統一出力最多的自然是非秦王李世民莫屬。

 李世民年僅19歲,勇敢果斷,膽識過人,喜歡結交英雄豪傑,非常有軍事才能。他先後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為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和大哥太子李建成的矛盾也越來越深。作為父親的李淵明知兩個兒子水火不容,卻一直舉棋不定,優柔寡斷,導致兩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齊王李元吉也幫著大哥在父皇面前煽風點火,甚至鼓動李淵殺掉李世民。

 這時東宮有人向李世民告密,聲稱太子和齊王想要暗殺李世民。於是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收買了禁軍,在玄武門附近埋下伏兵。

 三天後,李建成和李元吉上當,李世民親手用箭射殺了李建成,想要逃跑的李元吉也被李世民手下殺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事發前兩天李世民就向李淵告狀,說大哥李樂後宮李淵還不怎麼相信,等到李建成的死訊傳來,李淵已經慌了神,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陰謀,然而為時已晚。

 年61歲的李淵只能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在不久之後退位當了太上皇。在李淵生命中最後的9年時間裡,他與李世民的關係十分冷淡。雖然李世民並未在物質待遇上虧待過李淵,然而玄武門之變就像一根刺那樣橫著在父子兩人的心裡。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淵駕崩,享年70歲。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無疑是很有能力的,在楊廣留下的一地狼藉裡,他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大唐帝國。

 然而作為父親,李淵又是很失敗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劍拔弩張就與李淵的優柔寡斷脫不開關係。

 【天可汗,千古一帝的一生,一口氣看懂李世民。#李世民#唐朝歷史】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在太極宮的北大門,李世民又一次跨上戰馬,準備與他的敵人進行最後的決戰。而這次的敵人卻是他的嫡親兄弟。

 在這場宿命般的對決中,李世民帶著800秦王府兵急進,射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

 作為勝利者,這場精心策劃的宮變最終被描繪成了一次因星象異變而倉促發動的自衛行動。那麼,看似如此冷酷無情的李世民又為什麼會被稱為千古一帝?

 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其真實目的又是什麼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來看一看李世民的傳奇一生。

 李世民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從他出生至18歲是其少年時期的成長階段;18歲至20歲是其跟隨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階段;20歲至28歲是李世民為大唐征戰四方的時期;28歲至51歲是其發動玄武門之變,登基稱帝,開啟貞觀之治的階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世民的世界。

 李世民出生於武功的李家別館,從小就十分聰明機智,面對問題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有時候看問題的深度已經超過了成年人。

 許多關鍵大事的決斷也十分剛毅果斷,不拘小節。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少年的能力不可估量。

 在李世民17歲那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李世民應朝廷的招募前往救援。還沒等軍隊出發,李世民就建議統帥一定要攜帶大量的旗鼓來佈置疑兵,胡虜看到已經集結好的營救大軍必定會不戰而逃。事實也正如李世民所料。

 一年後,18歲的李世民跟隨父親李淵來到太原,又在高陽賊寇的包圍中深入賊人陣營,擊潰敵軍,在萬眾敵營之中救出了李淵。進而在第二大破敵軍。

 李世民就這樣以一位少年戰神的姿態開啟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跟隨父親在晉陽起兵。

 隋朝末年各地爆發起義,19歲的李世民看到隋朝滅亡的命運已經不可扭轉,於是暗中圖謀起義,經常降低自己的身份來結交豪傑,並鼓動自己的父親起兵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