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輕言語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大宋美食家(第2頁)

 一旁的李曼聽到這話,忍不住好奇的湊了過來,搶過小碗就要嚐嚐。

 “哎呀,曼姐,我放了很多辣椒,你可受不了。”洛璃提醒道。

 “放肆,吃完我自有定奪!”李曼不由分說的吃了一大口。

 隨即臉色變得通紅,“斯哈,斯哈”的大口喘著呼吸空氣。

 洛璃連忙遞上冰奶茶,李曼猛吸一口,這才緩過勁來,抿了抿嘴,吐出兩個字:“不辣,好吃!”

 洛璃看著李曼辣得滿頭大汗,卻還在嘴硬,有些地說道:“大家看到了嗎,這就是文化人和普通人的區別。人家蘇軾貶到哪,吃到哪,吃到美食能吟詩作對,而她吃到美食只會說‘好吃’。”

 “我怎麼就會說好吃了,我還會說嗯……超好吃,非常好吃,特別好吃!”李曼不服氣地反駁道。

 在洛璃兩人打鬧的同時,被貶到黃州的蘇軾,有些悶悶不樂。

 什麼叫貶到哪,吃到哪?

 被洛小娘子說的他好像是個吃貨似的,他明明是心情鬱悶所以用美食解憂好不好。

 洛小娘子就會編排人!

 這麼會功夫你買了奶茶,八寶甑糕,小鏡糕,冰糖葫蘆,小酥肉,團扇酥,豆花泡饃……

 “呲溜~”蘇軾擦了擦口水。

 吃了這麼多東西,我都沒說你是吃貨,你居然倒打一耙,可真讓人寒心。

 【大宋第一帶貨主播:蘇軾也不算是吃貨吧,怎麼能說他貶到哪,吃到哪呢。】

 第一次被貶的蘇軾顯然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清晰,竟還不服氣的為自己辯解了起來。

 見彈幕上有人為蘇軾辯護,洛璃忍不住笑了起來:“他還不是吃貨?他可是被稱為‘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吃好’的蘇東坡啊。”

 “第一次被貶黃州,寫下了‘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還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可見被貶後他是又吃肉又吃魚的。”

 “第二次被貶惠州,吃荔枝吃到痔瘡都犯了,還忍不住貪嘴,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聽聽,為了荔枝,他寧願留在嶺南那毒蟲橫行的偏僻之地。”

 ……

 唐玄宗時期,楊玉環躺在李隆基懷中,聽到這個叫蘇軾的為了吃荔枝,寧願留在嶺南,不禁輕聲嬌笑,誇讚道:“這份心性,也算是妙人”

 聽到楊玉環誇別的男人,已經近花甲之年的李隆基有些不悅,不屑地說道:“這算什麼?朕為了讓你吃到荔枝,專門修了兩千多里的驛道,難道不妙?”

 “妙!陛下最秒了!”楊玉環嬌聲回應。

 ……

 “不僅如此,蘇軾在惠州的時候據說還發明瞭羊蠍子,當時他被貶到惠州的時候,因為算是罪官,所以他的待遇很差,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吃不到肉,他便只能啃些骨頭。”

 “後來他無意間發現羊脊骨這東西,煮熟後烤到金黃焦脆,香的隔壁小孩都能饞哭,於是立刻給他弟弟寫信,向他弟弟安利這種吃法,還說他從這個吃法中吃出了螃蟹的味道。”

 說到這,洛璃賊溜溜地又瞄了一圈小吃街,見沒有賣炸排骨的地方,失望地晃了晃腦袋,繼續說道。

 “第三次,蘇軾被貶到儋州,也就是海-南那邊的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仍不改初心,當時那地方環境十分惡劣,根本找不到肉吃。”

 “逼的蘇軾不得不在海邊釣螃蟹,沒想到卻意外解鎖了生蠔,發現這東西好吃後,直接寫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同時還給他兒子寫信,不許他公開生蠔的秘密,生怕別人知道後跟他搶。”

 “就這,你說他不是吃貨,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儋州?他成島民了?

 此時蘇軾已經聽呆了,他這一生這麼精彩嗎?

 他是造了什麼孽啊,貶到惠州還不算完,直接給他幹島上去了?

 這時的他哪還有心情計較吃貨不吃貨的了,趕緊研磨給他弟弟寫信,通篇只有一個意思。

 “哥慌,求撈!”

 等蘇軾寫完這封信的時候,再看天幕,發現洛璃已經站在了一座巨大的石雕前,望著那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身姿,蘇軾幾乎瞬間就猜到了這是誰。

 正當他想發彈幕求證的時候,洛璃剛好說道:“白月光,你快出來看你偶像。”

 “怎麼樣帥氣不?雖然這個二鳳胖了點,但那睥睨天下的氣勢雕出來了,還是很傳神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洛璃一邊說著,一邊蹲下拍了個廣角,以便讓直播間的人看的更清楚一些。

 胖?

 正在開懷暢飲的李世民一口酒差點噴了出去。

 哪胖了,他這明明是健壯好不好!

 他這要是算胖,那尉遲敬德這寬的跟門板一樣的身形叫什麼?

 豬嗎?

 然而,讓李世民更加難受的是,不僅是洛小娘子一個人這麼說,周圍的遊客也有不少人說他胖,這讓李世民感到相當扎心。

 連桌上煎得金黃誘人的小羊排,突然也變得不香了。

 他拿起來放到嘴邊,猶豫再三,終究沒有勇氣咬下去,只能將其放在李承乾的小餐盤中。

 他這也算是初步體驗到當頂流男團c位的痛苦了。

 李世民在臺上悶悶不樂,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卻一個個眼睛瞪得溜圓,四處尋找周圍是否有自己的雕像。

 可惜洛璃拍完李世民的雕像後,便急匆匆地繼續向前走去,根本未多停留。

 鏡頭晃動間,大約一盞茶的功夫,一座燈光璀璨、霧氣繚繞的舞臺出現在天幕中。舞臺上,音樂激昂,兩臺大鼓分列兩側,伶人們身著大唐服飾,隨著節奏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