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下不為例(第2頁)
所以郭錚走了,而且接下來的幾日很少露面。
這幾日李承宗在考場中轉悠,看了不少的人試卷,也發現了一些有真才實學之人,有時不免駐足多看了看,記下了他們的名字。
雖然這輩子沒讀過多少這個世界的經書,做起文章來,肯定不如大多數學子的,更不用說和在場的考生的比,但好歹兩世為人,眼光還是有的。
而且為了此次春闈,李承宗還特意看過早些年的科考試卷。
以他的眼光來看,範無救此次科舉註定要失望了。
不是說範無救才學不行,而是其他人更厲害。
除了範無救之外,讓李承宗比較關心的就是泉州劉清了。
不得不說,老先生相當有才學,幾道疏論做的雖然談不上滴水不漏,見解也非堂而皇之的路線,但勝在切實,不飾虛華,倒是相當符合李承宗的心意。
今日是春闈最後一場,考題是李承宗自己出的,題目相當簡單。
——以京都為例,若你為官當如何治理。
此時已是下午,李承宗來到了劉清身邊,卻見老先生正滿臉倦容的收拾著案桌上的東西,顯然已經答題完畢,所以不免有些失望。
而劉老先生見到李承宗又一次來到身邊,卻是相當高興,可惜考院之中不得交談,否則他肯定要和這位三殿下好好交流一番。
……
……
時已入夜,考生們漸漸離開了貢院。
經過數日折磨,眾學子早已委頓不堪,哈欠連天,渾身酸臭,一些比較的慢的學子還在伏案咬筆,一些卻是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不過最終時間尚未到,也就沒人去管他們。
當夜幕降臨,貢院之側銅駝巷中忽然響起一聲鑼時,此次春闈考試也就正式結束了。
“時辰到,諸考生住筆。”
隨著趙春年一聲喝,趙懷恩帶著眾人開始清場,將那些猶自抓著毛筆不放的學生往外趕走。
一位看起來五六十歲的老頭,頭髮已經花白,因試卷尚未做完,哭嚎著死死抱著書案不肯離開,結果最後被李君帶人硬生生的架了出去。
李承宗嘆了口氣,心裡卻沒有什麼同情,他已經給了此次科舉學子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自己不行就不要怪路不平。
春闈結束當夜,要封卷送去太學閱卷,李承宗和趙、郭兩個副考都高坐於堂上,等著趙懷恩領人完成糊名抄錄,然後加蓋印章才能封卷畫押。
明燭大亮,整個貢院,也就是禮部二衙裡一片繁忙,外間數十人正在忙著抄錄答卷,裡間則有十來人在對抄錄的答卷進行糊名。
在等待中,李毅走進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