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助力杞國(第2頁)
另外,天賜祥瑞棄大商而去,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有蘇國不算什麼,無論大商願不願意出兵,我都有辦法對付他們。關鍵還是杞國,需得想辦法提升實力了。”
“不然,像今日這種事,以後還會經常上演。而我能救得了杞國一次,卻救不了杞國無數次。”
面對杞君的感謝,敖丙的反應極為淡然。杞國是真的什麼也沒有,就算再怎麼感激他,也無法回報於他。
“杞國一向荒涼,又備受周邊諸侯打壓,非我不想壯大杞國,實在是無能為力。”
杞君又何嘗不知敖丙說的有道理,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也沒辦法。
“杞國雖然與我無關,但禹皇仍需杞國祭祀。這樣,我在禹都停留一段時間,為杞國梳理地脈,以改善環境,並重新佈置陣法。”
“別的地方不管,可起碼禹都不能再受戰火的侵擾了。”
杞國敖丙可以不管,但為祭祀禹皇而建的禹都,他卻不能不管。
所以他準備在此停留一段時間,一是為禹都佈置陣法,二是觀察杞國宗室,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好取其精血,製造先天人龍。
“人龍伯之恩,我杞國上下沒齒難忘!”
杞君顫動著回道,他太激動了,因為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人幫助過杞國了。
杞國初期,還有人看在大夏的面子上,關照他們一二。可現在大商都已立國百萬載了,杞國先前的關係早就斷乾淨了。
孤立無援,四面皆敵,說的就是現在的杞國。
“沒什麼,我乃禹皇傳人,庇護禹城免受戰亂,乃我應盡的責任。”
與杞君說好,敖丙就在禹都住了下來,並開始研究,如何改善杞國荒涼的環境。
杞國荒涼,是因為地下缺乏靈脈,這才導致附近靈氣匱乏,生存環境日益惡劣。想要改變這一點,只需為杞國遷移來幾條靈脈即可。
杞國附近的龍脈都是有主的,敖丙不好動,索性自己動手,造就幾條靈脈出來。
就見他大袖一揮,手上突然多出一團龐大的生機。先前他對攻打杞國的有蘇國將士出手,可不僅僅是將他們吹向遠方那麼簡單。
金有斂聚之意,先天秋風刮過,先是將萬物生機從其體內吹出,繼而將其斂聚成一團,迴歸施法者手中。
那群有蘇國將士,敖丙雖未殺了他們,可也抽走了他們大半生機,算是小懲大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