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以後大明律都要刊登在報紙上
刑部尚書開濟立刻上前,向朱雄英拱手道:“陛下,臣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
開濟雖然年紀大了點,但對朱雄英還是很忌憚的。
開濟就怕自己也像鄭沂一樣,被革職了。
他看了一眼坐在龍椅上的朱雄英,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見《大明律》上記載,根據貪贓枉法的輕重,也做出了相應的處罰。”
“這其實已經有了陛下那句子孫不能入朝做官的意思。”
“如果要誅九族的話,那些罪人怎麼可能有子嗣?”
開濟身後,群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他們其實也不在乎貪官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了。
他們只關心文官的面子。
朱雄英此舉,分明就是要打文官集團的臉啊!
“哦?”
朱雄英冷笑一聲,看著開濟說道:“開濟,你是不是同情那些貪官汙吏?”
“難不成你還知道哪些官員是貪官汙吏?”
“臣不敢!”
開濟打了個寒顫:“臣不敢包庇貪官汙吏,臣乃刑部尚書,自然要維護大明律。”
“陛下若覺得可行,大可加上,臣以為如此甚好!”
開濟身後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臉懵逼。
看開濟的架勢,這不是要衝上去嗎?
怎麼一個照面就認輸了?
滿朝文武一看,連刑部尚書開濟都點頭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雄英登上皇位之後,文官一系還有顏面?
一點都沒有了,結束了!
以後大明的官員們,想要貪墨,都要掂量掂量
只要大明朝還在,他們的子孫就永遠不會出頭。
“不錯!”
見開濟點頭,朱雄英立刻笑道:“開愛卿,身為刑部尚書,自然是瞭解我大明律法的。”
“大明的律法,以後還得靠開愛卿他們。”
“以後,大明律的每一部分敲定之後,都會在大明的報紙上公之於眾!”
開濟頓了頓,最終還是放棄了。
到了這個時候,文官一系,已經不是朱雄英的對手。
如今的淮西勳貴,以海軍大將軍軍藍玉為領袖。
這一派的人,當然都向著朱雄英。
很快,一些文官就會被選入內閣。
這也間接地削弱了文官集團的實力。
現在的文官,已經變成了一團散沙。
連最有威望的開濟都服軟了,沒有人敢和朱雄英作對。
群臣紛紛側目,解縉見大局已定,立刻就明白了。
“陛下英明!”
“歷朝歷代,百姓都和朝廷沒什麼關聯。”
解縉立刻附和道:“如果大明的律法,出現在大明報上,百姓們一定會擁護陛下,效忠大明。”
“百姓們看到朝廷對貪官汙吏進行了整治,必然會對大明忠心耿耿!”
“到時候,大明大治天下,將會變得更加容易。”
“唉。”
開濟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
沒辦法,朱雄英和解縉雙簧都唱起來了,文官集團已經輸定了。
“陛下英明!”
開濟也跟著喊道。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們聽到這裡,也都是紛紛開口。
聲音傳遍奉天殿,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呼喊著。
“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話要說?”
朱雄英的目光從滿朝文武身上掃過。
事實上,整個朝堂上,也沒有多少事情是需要上朝的。
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就算有急事,朱雄英也會找幾個重臣商議。
一週開一次早朝,這是朱雄英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
“陛下,臣有兩事相告。”
就在這個時候,開濟開口了。
“但說無妨!”
朱雄英看著開濟。
“前些日子,禮部尚書鄭沂已經辭官回京,禮部尚書之位還空著,還請陛下儘快選一位新的禮部尚書。”
開濟緩緩道:“而且,現在的內閣,有解縉大人、楊士奇大人、楊溥大人三位大人。”
“不過現在還有三個位置空著,臣恐怕他們三人精力不夠。”
“特別是楊士奇大人,身兼數職。”
開濟說的沒錯。
現在上面的職位,還真不少。
所有人都想上去,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當出頭鳥。
就連文官之間,也是明爭暗鬥。
到了這個時候,也只有朱雄英能夠拿主意。
為了防止文臣爭奪禮部尚書之位,開濟決定儘快解決這件事情。
“諸位愛卿,可有舉薦之人?”
朱雄英想了想,覺得把禮部尚書給文官集團,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朱雄英控制了朝中大部分重要職位,那麼禮部尚書的位置,給出去也沒事。
滿朝文武都在交頭接耳,討論誰是禮部尚書最合適。
“陛下,臣有一位合適的人選。”
楊士奇越眾而出。
“臣接手禮部這麼久,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已經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微臣舉薦山東布政司鐵鉉!”
鐵鉉?
朱雄英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只見過鐵鉉的次數並不多。
靖難之戰中,鐵鉉更是朝廷中一名得力的將軍。
總比那些文官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鐵鉉文武雙全。
如果朱雄英沒有登上皇位,將來說不定就是鐵鉉當上兵部尚書了。
但是現在,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因為朱雄英認為鐵鉉做禮部尚書,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錯,鐵鉉之名,朕早就聽聞過,為人剛正,忠心耿耿。”
朱雄英坐在龍椅上想了想,點了點頭,“既如此,便擬一道旨意,命鐵鉉為禮部尚書,擇日回京覆命。”
“陛下英明!”
群臣見狀,大喜過望。
原因無他,朱雄英一向獨斷專行,不聽大臣們的勸告。
可是現在,朱雄英卻同意了楊士奇的提議。
這個結果,著實出乎了文武百官的意料。
不過,他們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已經改變了心意,那麼是否可以舉薦別人,甚至是自己進入內閣呢?
一個月前,朱雄英就已經做出了成立內閣的決定。
現在內閣就三人,一個是解縉,一個是楊士奇,一個是楊溥。
早朝的時候,朱雄英說得很清楚,內閣一共有六個人。
現在還有三個名額,這讓他們如何不眼紅?
要是像鐵鉉那樣,隨便找個人推薦一下就當上禮部尚書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