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原來佛門也分三六九等啊(第2頁)
而且這位太孫殿下一出現,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
這算什麼討論佛法?
這顯然是在施壓。
坤澤思巴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殿下,這是因為情況是不同的!”
“佛教雖大,但在中原終究是弱勢。”
“當然不能和朝廷比。”
“如果是在烏斯藏地區,那裡的人對佛教的信仰會更高一些。”
“佛教普度眾生,這一點得到了烏斯藏百姓的認同。”
“至於中原,大明朝廷的治理和教化,才是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最大功臣!”
坤澤思巴不卑不亢,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烏斯藏和中原的區別。
既不得罪大明朝,也不落佛門的面子。
可謂是左右逢源。
身為高僧,口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你在佛法上,如何能勝過別人?
另外兩位高僧亦是雙手合十,點頭稱是,認可了坤澤思巴的話。
看到這一幕,朱雄英忍不住冷笑一聲:“好啊!說起來,你也知道普度眾生這四個字。”
“普度眾生,既是佛教教義,也是一種指責。”
釋迦也矢接過話題,對朱雄英微微一笑。
不料朱雄英笑得更厲害了,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晦氣!”
“普度眾生這四個字,你們也好意思說出口?”
朱雄英迎著這些人的目光,繼續說道:“我太明教化萬民,濟世救人,並無宗派之分。”
“甚至連籍貫都沒有區分。”
“就連烏斯藏人,都被大明人當成了自己人。”
“可佛門之中,有派系之分。”
“不屬於你們治下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你教派之外的人,你們都可以不理會,這就是所謂的普渡眾生?”
“將眾生分成三六九等,你們背後的佛陀,就是這個樣子?”
朱雄英說的沒錯。
這也是他將佛門從烏斯藏帶到應天城的原因。
在這一地區,僧侶們又分成了很多教派。
不同的佛教寺院輻射範圍也不一樣。
如果範圍內有什麼事情,他們會去處理,但是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