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藍 作品
第209章 投資養豬場(第3頁)
市場經濟的時候,農民種什麼不種什麼,規劃的明明白白。
現在把地分到農民手裡,想種啥是自己說了算,可到下種的時候,那真是摸著石頭過河,種啥都是靠運氣了。
就拿種豆角來說,一個坑一個坑的種子埋下去,盼著小苗長,澆水施肥,哪個不要錢?
到了半尺長,就得插架杆,這一捆竹杆就得多少錢?
豆角下來,防病防蟲,農藥還得打兩遍,哪個不是錢?
結果呢,一斤豆角五分錢,真是收成越好,賣價越低。
最後一算賬,架杆錢都回不來。
老農民就靠地活著,為了增加收成,這幾年其他村的村民也都開始種菜,他們秦家村沒有了優勢,反而成了市場衝擊最厲害的一撥。
聽說縣裡的菜站都快要被取消了,這樣下去,菜農還有什麼出路?
如今好了,村子裡有了養雞場,再有一個養豬場,還有不少人去了夏陽食品廠當工人。
秦樹森真是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等一頓飯吃完,事情也談妥了,村長把林初夏、蘇文松送出了門,還特意囑咐秦江,順道多送送林初夏和蘇廠長。
秦江應了村長一聲,對林初夏和蘇文松笑得無可奈何。
村長這算盤珠子打的這麼響,任誰心裡不清楚。
不過這幾碼事兒下來,大傢伙也都知道,秦村長雖說有點小心思,也真是為大傢伙著想,誰也不會計較,反而覺得這位老村長可愛可親。
“養雞場的雞大概多長時間能出欄?”
村長家就住在村邊,從這裡能看到秦家村的養雞場。
“按照夏陽食品廠的要求,大概70~80天能出,現在廠裡這1000只已經半大了,再有40天左右就差不多了,已經聯繫再進1000只,放在另一個雞舍養殖。”
這會兒人們生活的標準就是吃飽吃好,並不講究什麼散養野生,秦家村的養雞場,包括林初夏自己的養雞場養的都是純種大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