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苦惱的舅舅(第2頁)
“多謝舅舅指點。”
來到中書省,李承乾發現自己桌上有不少的奏章,厚厚地堆起了一疊,打開一卷便是想要通過互市買布匹的。
滿朝文武是熱情的,只要一個方式被驗證是可行的,他們就會大舉來進獻主意。
而長安城也有不少權貴都是有家業的。
據說程咬金大將軍家的家業就挺大的,不然父皇扣了他這麼多年的俸祿。
要不是有家底家業,可能程咬金大將軍會成為大唐第一個被剋扣俸祿餓死的將軍。
再看到一些將木材與陶器通過互市賣出去的想法。
不考慮運輸成本?不考慮人力成本?說賣就能賣?
有這種想法的官吏莫名覺得可愛。
李承乾臉上帶著笑容,這些奏章太有意思了,越看越上頭。
其實通過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如今可以確定的是茶葉與絲綢,這兩個是一定能夠賺取巨大利潤的。
因為運送成本低,一兩茶葉就可以賣出不菲的價錢。
這些年桑蠶越來越好養,絲綢是越來越多,關中的絲綢價格,僅僅只是細綢,兩貫錢一匹。
尋常人家買個三五尺的綢布,便能夠做一身好看且穿著舒服的衣裳。
看完了眼前的奏章,李承乾便將它們堆放在一旁,其中有些建議不出於實際意義考量,也就沒有參考的必要了。
李承乾將一份奏章放在了房相的面前。
房玄齡看罷,問道:“只要茶葉與絲綢嗎?”
“對,眼下互市只有茶葉與絲綢。”“他們這麼多的提議,殿下都否決了?”
李承乾又道:“老師,關外運輸不像關中,首先考慮的還是能夠輕便運輸,並且高價值的物品,思來想去,就是茶葉與絲綢了。”
“肥皂呢?”
“肥皂,自有安排,畢竟這關中只有涇陽一家。”
房玄齡道:“西域人向來喜絲綢,臣聽聞當年一匹絲綢可以換得十餘個胡姬。”
“現在他們依舊很渴望絲綢。”
房玄齡頷首道:“臣會與陛下商議的。”
魏徵快步走來,道:“太子殿下,這是今年科舉的各項用度開支。”
李承乾回到自己的位置,看著鄭公遞來的奏章。
魏徵朗聲道:“此番前來科舉學子,共有三千五百餘人,監場,人手,護衛兵馬以及各類人手都已安排好了。”
李承乾仔細看著,這預算是于志寧做得,做得還算是仔細,細算到監廠每個人。
其實這一次開科舉的成本已經壓縮得很低了。
李承乾做完批覆,又道:“鄭公,今年科舉對朝中來說很重要,考卷可要慎之又慎。”
“太子殿下放心,出題的夫子會在大理寺的監牢住兩月,直到科舉結束,他們不會見外人。”
李承乾頷首道:“有勞了。”
抬眼一看,房相又腳步匆匆離開了,這些天房相總是這樣,他一個人去見父皇。
今天房相又帶著一疊奏章走的。
若是往常也就算了,可近來這樣的次數越來越多。
房玄齡跟著太監腳步匆匆走入了興慶殿內,雙手遞上一疊十餘份奏章,“陛下。”
命人將奏章呈上來,李世民端坐翻閱著,道:“這些都是太子批閱的奏章?”
“正是。”房玄齡接過太監遞來的凳子,安靜地在一旁坐下。
李世民喝著茶水又道:“互市的只有茶葉與絲綢?”
“回陛下,殿下拒絕了其它,只允許這兩樣互市。”
其實兒子批覆的奏章很簡單,言語都很簡練,行事也很簡單,一眼便能看到目的所在。
開朝以來,他強調次數最多的便是各縣的縣丞需要抓住鄉民的耕種情況。
因太子的幾句話,朝中又派出了一些官吏,去各縣親自察看情況。
說來這也是一個笨辦法,這種這笨辦法,往往行使起來,是最可靠,也最有效率的。
李世民又道:“玄齡,如此說來太子行事至今還是令人挑不出問題?”
“陛下,太子殿下如有不懂之處,便會來問臣,近來因錢糧調度朝中雖說議論不斷,也有人覺得是太子殿下抱有偏見。”房玄齡作揖道:“若說真有不對,或許是太子殿下太過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