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軍改(第3頁)
萊昂點了點頭:“是這樣的,我頂多讓附近地區的部隊協同作戰,主要視角還是放在了東北地區。就這樣,部隊之間配合混亂,編制混亂不清指揮不力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成立軍事委員會,我個人是同意的”
“第二點,紅軍要明確學習會的領導,並儘快制定相關的領導體系。現在的士兵都是在憑藉著一腔熱血和怒火在戰鬥。短時間還可以,長時間是很難維持組織度的。而且各部隊的戰鬥意志也會隨著時間而消磨掉的。”
這一點是張北海著重要求的,羅莎剛開始都還不清楚,為什麼要確定學習會的領導,以及為什麼要構建政委-指導員和基層軍人委員會。
直到張北海拿出一個沙盤模擬講解,羅莎才明白。
學習會的領導是在於,紅軍需要保證絕對的純潔性。現在的紅軍雖然暫時不存在山頭主義,目前的最高指揮官只有萊昂他們幾個人,但是隨著安源星戰事的發展,絕對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和方向。今天的閱兵就有不少反對的聲音,甚至有一個英雄部隊的指揮官拒絕參加閱兵,這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情況。
確定了學習會的領導,軍委和學習會的命令就會得到徹底的執行。一旦未來發生可能的學習會內部的問題,也會在學習會內部產生和解決,不會影響到紅軍的純潔性。
政委-指導員體系則是構建基層學習會組織,讓學習會組織構建在連隊級別。讓部隊形成以學習會成員為骨幹,先進帶動後進,保證戰鬥意志和思想覺悟的整體。這一點在巷戰中尤為突出。
從戰報和硬漢營那邊的具體情況得知,紅軍不少部隊在巷戰中雖然打得很頑強,但是無法形成有效協同,造成臨近單位之間各打各的情況出現,造成了不少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不少士兵在戰鬥中因為戰鬥的殘酷性而失去了作戰意志,開小差的人也不少。
基層軍人委員會則是軍隊改編的最後一塊拼圖。菲林帝國的軍隊有著非常濃重的舊時代軍隊特色,在張北海看來,哪怕士兵穿上了動力裝甲,拿著最先進的步槍,開著最先進的坦克,那也是舊時代的軍隊。指揮官在軍隊當中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各級軍官和老士官形成的團體對士兵們進行著絕對的控制。
哪怕是快反一營這樣的“先進”部隊,想要推行下去什麼措施和執行什麼任務,也需要提前跟軍官和老士官們扯皮,而基層的士兵們就跟矇住眼睛的牛一樣,聽令就完事兒了。戰鬥前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戰鬥時聽指揮官的就完事兒了,戰鬥之後除了喝酒就是歇著,完全參與不到軍事決策。戰鬥意志和主觀能動性不高,按張北海的話來說就是:擺出一副捱打的架子,結硬寨打呆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