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電磁炮(加更感謝 啥都玩的喵!帝國御用畫師)(第2頁)
這如何不讓人憤怒?
這艘t4級電磁炮巡洋艦被電磁軌道炮一發擊中了側後方的裝甲,2公斤重的彈藥對於星海之上的戰鬥來說,甚至不比有裝藥的機炮彈重,但造成的傷害是非常恐怖的。
0.01c(百分之一光速)將炮彈所蘊含的能量提升到了一個超過了經典物理學定律的程度,在擊穿裝甲後讓巡洋艦的主裝甲產生了大面積的崩解,從側後方開始凹陷的裝甲形成了無數駭人的金屬碎片,並將整艘軍艦上的民主艦隊船員盡數切割成肉臊。
逃生是逃不掉的,只能等戰鬥結束之後有人過來拿鏟子給他鏟走了。
帝國主流的電磁軌道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質量電磁軌道炮,無論是現在055上面使用的電磁炮還是麒麟主戰坦克的電磁炮,都是通過電磁加速大質量戰鬥部,其本質上就是把火藥推進變成了電磁推進,速度更快,不會殉爆罷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速度沒有跟常規火炮拉開太大的距離,而且散熱也成為了頭等大事兒。
另外一種是小質量電磁軌道炮,通過加速一個小質量(幾克甚至幾毫克)的戰鬥部,將速度提升到相對論物理學範疇,利用高速粒子的不穩定狀態破壞敵方裝甲的分子結構造成毀傷。之前白河復國軍的玄冥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就屬於這種類型。缺點更是嚇人,由於戰艦的能量系統和武器系統的限制,小質量軌道炮一向被稱為:幼兒園殺手。t4級別的小質量軌道炮可以對t4級別的戰艦造成殺傷,但是遇到t3級別,那隻能望洋興嘆了。
筷子攪大缸,有心我無力啊!
哪怕是更大型的軍艦上的電磁軌道炮,也基本沿用著兩條技術路線。
顧星祺算是劍走偏鋒,走了第三條路,我既要大質量戰鬥部,又要高速度,這才造出這門800mm的高速電磁軌道炮。2kg的戰鬥部在太空中簡直就是笑話,但是如果加上百分之一光速的射程和速度優勢,那就不是笑話了。當然這條技術路線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對炮彈的材料要求太高了。
別的不說,一發將t3.5霸權號打沒電的那發炮彈,顧星祺自己是造不出來的,需要從康陶軍工定做,一枚炮彈就是5億。t4和t5級的炮彈她自己的“烏托邦”公司能做出來,價格也得是1億和2000萬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