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影子受俘(第3頁)

 有天然的地利條件,他當然不會出去與孟知祥打水仗。

 而孟知祥也知道自己強攻不佔優勢。

 所以始終將船懸停在弓弩範圍之外,想使用激將法,激李昌平跟他水上決戰。

 一陸地,一水路,又是過了半日光景。

 此刻的天空已經在慢慢變暗。

 眼瞅著就要夜幕降臨的時候。

 孟知祥的身後,卻是突然飛來一隻海東青。

 當嘹亮的鷹啼聲響徹長空。水面上再度飄來了數艘戰船。

 跟蜀軍不一樣。

 那迎風瓢擺的是大唐旗號,最當中的大旗上,方方正正寫了一個“王”字。

 見到孟知祥大軍的剎那,這些戰船開始變換位置。

 為首的兩艘巨船向後靠去。

 後邊有三艘稍小一些的船頂在前方。

 船頭上站滿了弓箭手,已經蓄勢待發。

 而這些船的左右兩側,還分別出現了好幾艘簡易的小船。

 跟那些大船不同的是,這些小船的船頭,都被削出了一個鋒利的尖。

 每艘船上配備著兩名軍兵,一人負責划船,一人舉著火把。

 ————

 李昌平看在眼裡,高興在心裡。

 暗歎自己的眼光沒有錯,王彥章不愧是他看中的帥才,也不枉自己花費那麼多心思提拔。

 這個時代的官員可沒有太細緻的劃分。

 既然入朝為官,那就必須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

 尤其是王彥章這種帥才。

 如果寫不了錦繡文章,談不明白兵法,那他就不配為帥。

 更遑論水戰這種基礎的東西?

 也別說區區一個水戰。

 草原戰、沙漠戰、高原戰、丘陵戰、懸崖戰、冰川戰……

 為了完成滅國任務,大唐這輩子幾乎在全地形作戰。

 既然那些舊日裡的前輩可以做到,自己這新生的大唐就沒理由做不到!

 心中想著事,李昌平的目光卻始終看向漢水。

 此時,兩方勢力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碰撞。

 唐軍突然從屁股後邊冒出來,孟知祥根本毫無準備。

 來不及調轉船頭,弓箭手也沒機會再次列隊,唐軍那些小船便像是離弦之箭一樣,狠狠撞上了蜀軍的大船。

 船尖刺進蜀軍戰船,與大船連接在一起。

 而那拿著火把的軍兵,只將火把往船上一扔,便與划船的同伴一個猛子,直直跳進漢水當中逃命。

 這些小船不止一條,船上的引火之物更是見火就著。

 眨眼間,孟知祥的戰船便是火海一片。

 此時,唐軍又動了。

 一邊往前逼近,一邊將滿天的箭雨落下。

 在慌亂中,蜀王的大旗被燒斷。

 孟知祥乾脆一個猛子,同樣一頭扎進了漢水當中。

 他這一跑,後邊的手下更沒有了指揮。

 有些選擇跳河,有些乾脆就地投降。

 還有的,早已喪生在火海當中。

 這場仗……

 李昌平大獲全勝,只唯獨逃了個孟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