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鯊手 作品

第四百三十章 漸凍症被治癒,醫學領域大變天


 
“老鍾你說什麼?腦機接口全球首例植入?你不會和我開玩笑吧,今天可不是愚人節!”

“腦機接口?哪家生物科技公司攻克了這個世界級醫療器械?”

“什麼?漸凍症被攻克了?”

“龍興集團和藥明集團的腦機接口已經植入人體?老餘你可別騙我啊,這玩意連外國都只是雛形,我們國內相關課題都在摸索階段,怎麼突然間就出來了?”

江策還在手術室,被醫生們觀察生命體徵的時候,魔都各大醫院的院長就已經迫不及待,向自己人脈圈公佈腦機接口的消息。

協和、華西、湘潭等全國頂尖醫院的院長,下屬神經病學科的醫生集體不淡定了。

腦機接口治療漸凍症,這是全新的治療途徑。

雖說早在12年前,大洋彼岸的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就曾提出過這個觀點,但那只是理論提出,並沒有付出實質性的行動。

可今天!

理論成為現實!

既然腦機接口能治療漸凍症,那其他神經病變呢?

人稱閻王讓你三更走,協和留你到五更的協和醫院,此時神經病學科的院長鬍小峰瞪大雙眼,像似用吃人般看向醫學助理:“你確定是錢丘良發出來的朋友圈?”

“是…是錢院長。”

醫學助手唯唯諾諾回應。

她還是第一次,看見胡小峰如此震驚的模樣。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臨床醫學的醫生年齡過了七十歲,有些是六十五歲以後,醫院都會給這些經驗豐富的醫學泰斗配備醫學助理,相當於私人的秘書。

這是因為龍國發展太快了,全國都講互聯網經濟。

像車站買票,以前是窗口買票,現在是電子一鍵式買票,壓根不需要窗口排隊。

再比如說看病,不僅可以網絡預約,還能網上付費,還能到現場自助機取票。

年輕人習慣了互聯網,可能很快就可以適應,但大量的老年人他們可適應不過來,這也是為什麼,哪怕互聯網和自助機高度普及,國家單位依然會保留人工窗口,目的就是為了等一等老年人。

說回醫學助理,這個群體不僅要協助主治醫生電子開藥,還要兼顧醫生的電子社交,例如回覆群消息,查看朋友圈信息什麼的,目的就是照顧老一輩不會玩互聯網,順帶學習醫術。

“腦機接口治療漸凍症,上次的醫學峰會好像提出過,沒想到,我們國內的生物科技已經悄然來到最前沿,是哪家公司的傑作?”胡小峰有些不解。

在他印象裡面,國內的生物科技是遠遠落後西方國家的,兩者起碼差了四十年。

是的!

四十年!

這還只是保守的說法,有人認為落後了五十年,也有人說六十年,每個人所說的年份不同,但他們的本意都是在說,龍國的生物科技領域落後於西方太多,連帶整個醫療都跟著落後。

可別看協和、華西醫院的醫生醫術高超,但他們使用的高端醫療設備95%都需要依賴進口,其中就包括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高內涵細胞分析成像系統、激光掃描成像系統、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倒置熒光顯微鏡、高通量蛋白穩定分析儀等生命科學儀器。

醫術,我們並駕齊驅。

醫療設備,還有段距離追趕。

這也是為什麼,胡小峰在聽見國產腦機接口植入成功,治癒漸凍症患者消息的第一時間,會下意識覺得是謠言。

如果是其他人,他百分百當謠言處理,可發朋友圈的是錢丘良,而且還是在瑞金醫院做的植入手術,這就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國內的生物科技公司。

“是恆瑞醫藥,還是藥明集團,或者說是百濟神州?”胡小峰陷入了思索,他現在還是有點不相信。

漸凍症這種絕症都可以治,那抑鬱症、癲狂症、老年痴呆豈不是也有概念治癒?

“胡老,陳國強院長也發了朋友圈,說感謝藥明集團的王有鵬團隊,就有沒有可能,腦機接口是藥明集團提供的技術支持?”醫學助理翻看著朋友圈。

胡小峰雖說不會玩微信,但該加的人一個沒少,況且他不需要親自去玩,想看朋友圈,或者想發朋友圈,醫學助理都會代筆。

“陳國強也去了,那看來這件事不會有假了,我沒想到,居然是藥明集團力挽狂瀾。”

胡小峰發出感慨。

國內醫療追不上西方,並不是龍國的科研工作者比外國的笨,而是受限於規則。

在龍國你想要申請人體實驗,招募藥物或者器械的志願者,光是提交的材料就有一本書那麼厚,審核時間三個月起步。

可西方呢?

西方選擇走捷徑。

它們的醫藥公司,以及生物科技類的公司都搬遷到了古象國,避開了繁瑣的審批程序,用最快的速度研製新藥或新型醫療器械。

試想一下,國內還在用實驗猴子反覆測試成百上千次,確保沒有問題再上人體試驗,而古象國的西方醫療企業只需要在猴子身上實驗成功一次,就可以直接人體實驗,再慢慢進行調整,兩者的研發進度能一樣嗎?

答案顯而易見。

肯定是會落後西方的。

古象國被譽為世界藥房的背後,是無數個貧困到只能簽署試藥風險協議的家庭。

“那現在我們是……”

醫學助理詢問。

“這樣。”胡小峰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他站起身道:“聯繫院長,讓他包一架今晚的飛機,我們神經病學科的主任醫師,都跟我去趟瑞金醫院學習學習。”

“全部?”

醫學助理愣了愣。

“嗯,全部。”胡小峰點了點頭確認。

腦機接口的出現,將有可能顛覆整個神經病學科,他也看到了治癒各類神經病的希望。

別看現代醫學劃分出大量學科,但其實很多時候,真正治療疾病的手段還是靠自身免疫力,神經病變是最典型的。

人類對大腦的研究,還處於初步探索的階段。

什麼抑鬱症、癲癇病、癲狂症、漸凍症等的神經病變,現代醫學只能給出個大概,說是神經中樞或神經元出現了問題,可真要深究病因,那真的只能說不知道,甚至連誘因都不清楚。

不過,也有基因遺傳學的院士提出觀點說,重症疾病從人類出生前,就已經由基因決定,相當於有了一顆定時炸彈,一旦被觸發,就是無藥可救的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