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小馬電動(第2頁)
為了表現志願者人數的眾多,編號還別出心裁的採用了六位阿拉伯數字90****,前兩位是亞運會舉行的年份。
編碼這個創意讓亞運組委會十分滿意。亞運結束後,省府、市府和縣府都收到了京城市政府,亞運組委會對針織廠寄來的感謝信。
我爹和針織內衣廠又一次露臉了。
但讓人感到驚奇的還在後面。
因為本屆亞運會舉辦的十分成功,帶動了一批亞運商品的熱銷和收藏,這批帶有編號的帽子在亞運會結束後,竟然成為一些收藏家們追捧的藏品。
在二十年後的某次拍賣會上,這樣的一頂帽子竟然拍出了將近七千元的高價,讓我爹十分後悔當初應該多做一些,給廠裡的職工們每人弄上一兩頂。
我跟羅宏剛的電動三輪事業也取得了進展。
除了火鍋店的股份在銀行抵押的貸款,梅阿姨還從星辰演藝借給了我們十萬,使啟動資金一下子到了三十萬。
不過,只有我的一幅結構草圖,再加上羅宏剛跟唐磊兩個並不算太專業的工程師加技術工人,第一輛和第二輛電動三輪模型車,都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但我爹那天問我有關電動三輪的構想並不是白問,在知道我們的研製工作陷入僵局時,他一連給我們介紹了他三個熟人。
一個是市裡面766電池廠的總工,是我爹的高中同學,就是崔伯伯,劉叔叔他們那一班的。
雖然766廠是生產乾電池的,但總工這種神人對蓄電池的瞭解也比我們···,比他們幾個強得多。
還有一個是電機廠的老技工,也不知道他怎麼認識的。
老技工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有些時候有些方面比工程師還牛逼,據說去了羅宏剛他們租的一個院子轉了兩圈,就幫他們解決了好幾個問題。
最後一個是針織廠辦公室的一個大姐,哦,我爹喊人家大姐。
這大姐沒什麼牛的,但她老公是市裡飛鷹自行車廠的工程師,據說還專門是負責傳動結構的。
三個老師傅,帶著羅宏剛和唐磊以及韓哥三個學徒工,愣是通過手工的方式攢出來一輛跑起來還不慢的電動三輪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