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羊肉串

開學了。

 對我和張蘭蘭、苗蕾來說,開學就是背起書包,到學校跟一個假期沒怎麼見的小夥伴們瘋一瘋、鬧一鬧,聊一聊兩個月裡去了什麼地方,吃了什麼東西,看了什麼動畫片、故事書,幹了什麼自己以為好玩的事情。

 而對於羅宏剛來說,則意味著全新工作的開始。

 如果個體戶也算工作的話。

 幾乎是兩個月的時間,我們三個通過賣西瓜、賣雪花酪、賣酸梅湯一共掙了四百六十二塊錢,平均一個月兩百三十塊錢。

 這大大超過了我當初的預計。

 我原以為一個月掙百十塊錢,比我爹我媽的工資多點就了不起了。

 沒想到,竟然比他們兩個人加起來還多。

 哦,對了,還得加上鍋碗瓢盆、桌椅板凳、保溫桶若干。

 所以在選擇下一步經營方向的時候,為了有效利用這些已經購置的固定資產,我毫不猶豫的幫助羅宏剛選擇了繼續在餐飲行業做大做強的道路。

 確切一點來說,就是賣羊肉串。

 前文說過,我們縣少數民族人口占比不少,甚至我爸原來的那個皮革廠,就被稱為了少數民族企業。

 這就導致縣裡賣牛羊肉的商販很多,開清真飯館的也有不少。

 據我所知,皮革廠的工人裡面,就有好幾家把自家臨街的那間房開了一個門,做成了小飯店。

 但這些開小飯店的,要麼是炒菜,要麼是湯館,賣羊肉串的確實還沒有一個。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但這不耽誤我發現這個商機。

 我讓羅宏剛去街上做水桶的那兒,剪了幾塊白鐵皮,拿到皮革廠的車間裡做了一個烤羊肉串的架子。

 又把張蘭蘭家的小推車改裝了下,一個烤羊肉串的車子就做成了。

 但有了架子還不行,烤羊肉串最重要的,是要把佐料配好。

 辣椒麵、鹽、胡椒麵、姜粉這些還好,但是孜然這東西在我們縣裡可沒有。

 我問了廠裡面的好幾個少數民族叔叔阿姨,都沒聽說過。

 沒有這東西,味道缺不少不說,更主要的是如果被別人看見掙錢了,想複製就又複製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