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榆樹灣駐府城辦事處
趙清玄還指著榆樹灣多開採煤礦,來反哺他呢。
一個個議題進行下去。
最後一個議題,是關於榆樹灣財政的彙報。
這些天,榆樹灣總共投送出去五千萬鈔票。
同時,收攏回來黃金五百二十六兩,白銀一萬三千八百一十九兩,銅錢八千三百二十五貫零八百一十七枚,青銅瓷器畫作等各類古玩二百八十九件。
榆樹灣體系已經按照趙清玄的計劃,全面實行紙鈔制度。
發行紙鈔,從百姓手中收攏黃金、白銀和銅錢。
榆樹灣發行的紙鈔,對外號稱是糧食鈔票。號稱紙鈔跟糧食掛鉤。
榆樹灣現在發行了五千萬紙鈔,但榆樹灣的糧食總儲存量,遠不到五千萬斤。
不過,沒關係。
榆樹灣信譽很好,公民都願意持有鈔票。
榆樹灣體系內,沒有任何拿鈔票擠兌糧食的跡象。
所以,趙清玄只要在現代印刷五千萬鈔票,投送過去就行了。
完全沒必要在銀行搞糧食儲備。
榆樹灣的經濟要想發展好,必須得打造一個強大的貨幣體系。
因為大明沒有成熟的貨幣體系。
榆樹灣即使想暫時借用大明的貨幣體系,也不行。
明末經濟崩潰,原因眾多。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沒有成熟的貨幣體系。
大明朝廷鑄幣權的喪失,讓他對經濟的干預能力幾乎為零。
明朝中後期,貨幣以白銀和銅錢為主。
此時,世界主要國家,已經開始鑄造金幣、銀幣。
但大明朝廷沒有鑄幣意識。
市場上流通的白銀,都是天然的白銀。
大明朝廷自從嘉靖朝實行一條鞭法之後,朝廷收稅只收白銀,白銀就成了大明最主要的貨幣。
但明廷沒有鑄造白銀貨幣。
每次交易,都要驗看白銀成色,稱重量……
小額交易的時候,要用剪子把白銀剪開。
剩下細碎的白銀,用蠟粘起來,等收集到一定程度之後,把蠟熔了,把星星點點的碎銀收集起來,熔鑄成整塊的。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混入一些雜質。
所以,驗看白銀成色,以及稱重,是很考驗人的。
交易中常用的銅錢則是粗製濫造,質量不一,很容易被仿造。
同樣是一文錢,有的厚,有的薄,有的摻雜其他廉價金屬……
一文錢和一文錢,是不一樣的。
貨幣市場如此混亂,大明的經濟能好得了才怪。
總而言之,大明存在太多問題。
它的覆滅,是活該,又讓人遺憾。
……
行政院會議結束,陳婉兒焚香燒紙,虔心禱告,把會議概要傳達給趙清玄。
收攏回來的金銀銅錢和文玩,都送到陳婉兒家,一箱箱堆放在留給趙清玄的那一層房間中。
這是趙清玄的“儲物空間”,他想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取用。
趙清玄點擊語音通話,選中陳婉兒:“公交車票不降價,是對的。有人乘坐公交車出城去玩兒,我們應該歡迎。”
“榆樹灣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要拉動內需。我們榆樹灣,不當差,不納糧。我們政府的稅收,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