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擊金幣 作品

第127章 朱元璋射出的一支箭,穿越時空射中了崇禎帝(第3頁)

 到了弘治年間,已經完全沒人要了。

 朝廷漸漸地,也就不再印製寶鈔。

 畢竟,寶鈔造價也不算低。

 印製寶鈔所用的桑皮紙,是用桑木條製作。製作過程中,還需要大量工匠,耗費人力甚巨。

 印出來之後,如果換不回銀子,那就是虧本買賣。

 虧本買賣,朝廷自然不幹。

 弘治年至今,已經有百餘年。

 大明寶鈔限於當時的造紙和印刷技術,雖然朝廷也是用了心力的,但做工粗糙,不耐保存,如今世面上已經罕見。

 這也難怪趙清玄至今,都沒能在榆樹灣見到一張寶鈔。

 倒是再過幾年,到了崇禎十六年,朝廷還會最後一次試圖重發寶鈔。

 彼時,大明王朝行將就木。

 內憂外患交相侵襲之下,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崇禎皇帝手中無兵無餉,只能坐困皇城。

 這時一位浙江桐城的秀才蔣臣,上書獻策,說自己有法化解國家財政面臨的困局。

 這位秀才蔣臣,也是飽讀詩書之人。

 他跟崇禎說,國初時之所以財用無缺,是因為太祖以鈔代銀。

 他建議,現在朝廷只需再印製三千萬貫寶鈔,就可以此兌換三千萬兩白銀,這筆巨資足以讓朝廷招募新軍,平韃滅賊。

 蔣臣就是個紙上談兵的額書呆子,他把以紙換銀之事,看得太簡單了。

 但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卻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馬上就按這位“臥龍鳳雛”的計策操辦了起來。

 他立即在宮中設立了“內寶鈔局”,讓親信大太監主持,雕刻底版、選取合用的紙張和油墨,開足馬力晝夜趕印起寶鈔來。

 趕製出來的寶鈔,被馬上送到京師各大商家,要他們以九錢七分白銀的單價,購買面值一貫的寶鈔。

 可惜京師的老闆都是些人精,而且個個都在朝中有後臺,他們一聽說此事就紛紛關門停業,沒有一個肯承銷的。

 大明太祖,和其後幾任皇帝射出的箭,穿越時空,射中了他們的子孫崇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