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四娘允諾給孩子們買棉花糖,跟孔嫂子討論孩子的教育(第2頁)
當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正面的給孩子啟發。我不想做大包大攬的傳統父母,我想做能夠跟孩子們當朋友的新式家長。”
一番話把孔嫂子說愣住了,她不禁反思,她似乎從未真正的想過孩子們到底想要什麼,一直都她在給孩子們做決定,在她的眼裡父母吃過鹽比吃過米都多,人生閱歷也比孩子多,自然能夠做出比孩子們更正確的選擇。
當了這麼多年的媽媽,孔嫂子似乎從未認真的關心過孩子們的內心感受,她一直都覺得能夠吃飽穿暖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殊不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煩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責任。
“弟妹不愧是高材生,你的口才真好,是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像你這麼教育孩子?”
四娘微微搖頭道:“孔嫂子,這跟學歷高低沒有關係的。有的人沒念過一天書,一樣可以把孩子們教育的出類拔萃。
而有的人學富五車,反倒是不會教育自己的子孫,害得他們一個個混吃等死。孔嫂子你一定要對有文化的人去魅,歷史證明負心薄情的人往往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讀書人。
時代在變換,我們這些當父母也在改變,我們要跟孩子一起成長,任何人的經驗教條都比不上遵循自己的內心,平等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當女兒,當妻子,當媽媽,甚至以後也是第一次當奶奶當姥姥。
我們都是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前人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要低頭看一看自己腳下的河,因為每一條趟過的河都是不一樣的。
這番話引起了孔嫂子的深思,以前她一直以為把孩子平平安安的養大就行,不要讓孩子們承受自己哭,從未想過關心孩子們的心內,從未仔細的思考過孩子們真正的想要什麼。如果是旁人說,孔嫂子已經渾不在意,她養孩子不用你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就算她家憨子說她,她也不見得會改。但是四孃的話就像刻在了孔嫂子的心裡似的,震耳發聵醍醐灌頂,果然老祖宗說的對,跟有智慧的人經常在一起,就算是石頭會開竅通達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