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大明宗餘孽(第3頁)
————————————————
山谷內,烈焰已經熄滅,廢墟間散發著一陣陣的煙塵。
屍體鋪滿了山坡,鮮血匯成了一股溪水。
號角響起,剛剛停歇不到半天的戰鬥,再次重新開始。疲憊的大周官軍在將領的指揮下,在秉燭臺修士的監督下,重新鼓起力量與勇氣,呼喝著向著山坡上的人們衝了過去,馬蹄踩踏地面,戰車煙塵狂舞,大地震動不安。
對面的戰士也已經非常疲憊,他們的武器、盔甲都很少。但無論是頭髮灰白的老人,還是帶著青澀神情的少年,都站起來準備迎敵,沒有高聲呼喊,只是平靜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
雙方在山坡上相遇,箭矢與盔甲相遇,斧鉞與刀槍相遇,長劍與鐵棍相遇,火法與雷法相遇,鮮血與鮮血相遇,無數戰馬慘嘶著倒下,無數戰士倒下。
一名渾身鐵甲的大周武將,用餘光瞥了一看身後遠處大帳前站立的那道孤獨高大的身影,知道殿主大人非常不滿意戰事的進展。武將把牙一咬,厲喝一聲,帶領著直屬的親衛騎兵,向著山坡上的明宗餘孽衝去。馬蹄聲沉重密集而又整齊,可以知道這些騎兵的紀律性和優秀程度。
站在山坡上始終沉默,沒有參與戰事的一百餘名明宗餘孽看見敵人精銳的親衛騎兵參戰了,也沉默而強悍地向著這隊騎兵迎來,希望能夠重挫這股官軍的銳氣,說不定還能贏來一些生機,至少可以讓婦孺逃跑的時間更充裕一些。
秉燭臺修士信清穿著一件普通的親衛騎兵軍服,騎在馬背上,揮動手中的長刀左右揮殺,目光卻始終盯著數十丈外一名強大的明宗餘孽首領。
那名首領實力非常強悍,神滿境大修士,已經有三名秉燭臺修士或軍中武修強者,被此人打死,至少有數十名騎兵,被此人用鐵棍打成肉沫。
信清原來也是大明宗的信徒,後來跟隨“大治頭”一起投入了秉燭臺,靠著追剿以前教友和兄弟們的鮮血,現在已經是一名有官階的大人了。
信清的臉色驟然蒼白,“破字印”全力發出,一道極為兇悍狠厲的神識向敵人襲去,手中的長刀緊接著化作一道長虹,直刺那名明宗首領。
只聽得嗤的一聲響,那名明宗首領七竅流血,身形搖晃。隨後,那道蘊含著信清畢生修為的長刀,斬斷了這名首領的脖子,鮮血噴灑如雨,刀勢卻猶然未盡,帶著這名首領的腦袋,斜掠而飛。
周圍的數名明宗餘孽面露悲痛之色,飛身向信清撲了過來。
“渾字印”,信清再次發出神識攻擊,拔出肋間短刀,輕而易舉地將那幾名明宗餘孽砍倒,他當年就是明宗強者,大護法炳侖的弟子之一,普通的明宗餘孽豈是他的對手。
信清抬手指向空中,想要收回遠處長刀,然後撤離戰場。今日已經消滅了足夠多的明宗餘孽,戰功夠了。畢竟在這充斥著術法箭矢與天地元氣震動的戰場上,隨時都有可能意外的死去。
信清臉色驟變。一道身影風馳電掣般向他襲來,但更快的是襲來的術法,一道極為恐怖的熾熱火團,隔著數十丈的距離,擊向信清的面門!
信清即使全盛時期也抵擋不住這記攻擊,況且他此時念力枯竭、身體疲憊,哪裡還有辦法抵禦這道恐怖的術法,只有閉目等死。
咔嚓一聲巨大聲響,一道耀眼光團在他的身前炸開。
那道光團與一道火團相撞,爆發出極強大的天地氣息波動,信清身下的戰馬被直接震成幾段,他的身體也被震得向後飛出,重重摔在地面上。
噗的一聲,信清臉色蒼白,口吐鮮血翻滾開幾丈遠,在那道光團的幫助下,他險之有險地避開了那道恐怖的火團,卻還是被二者相撞時產生的元氣波動震致重傷。
第一道光團亮起,便有第二道光團。
光團在廝殺的戰場上不停亮起,與火光不時相遇,迸發出一陣陣的元氣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