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土塊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手割法(第3頁)

 妖刀之所以被淘汰,確實就是因為這一手俗衝。

 妖刀衝下去之後,可以輕鬆吃個巨大無比的角,直接增長百分之十五的勝率。

 貼一目的勝率相差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的勝率,那就相當於貼一目半的差距。

 對於業餘棋手而言,一目半的差距可能不算大,甚至如果棋感不足,甚至可能根本感覺不出來。

 但在高水平的棋手的對決之中,一目半的差距足以致命,更何況是在佈局階段,在進入中盤前,如果應對不慎,還會被滾雪球,差距再次拉大。

 但是,說了這麼多,並不妨礙此前所有人都默認妖刀衝下去大虧,然後在扳角的基礎上演化出無數複雜變化。

 所以一般來說,他下出這一招衝,其他人即便輸了棋,也不會往自己劣勢是因為這一招衝去想,只會覺得是自己後面沒能下好。

 即便俞邵想主動解釋問題出在厚薄判斷之上也沒用,這種已經根深蒂固的棋理,不是他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輕易改變的。

 比如他如果指著一條成線的棋形,說這不是厚勢是孤棋,大概率別人只會感覺到自己在侮辱他智商——

 我是輸了棋,但那是我技不如人,後面沒走好,你說這是孤棋導致我陷入劣勢的,你是不是覺得我腦子不好?

 你說那是孤棋,那就是孤棋?憑什麼?

 除非他用這種下法一直贏下去,贏到所有人無話可說,才有可能去有人嘗試改變,通過大量拆解,無數實戰,才能最終顛覆對厚薄的認知。

 正因如此,之前俞邵給鍾宇飛覆盤的時候,從來不提什麼厚薄、輕重、外勢、實地、效率,只講每一手棋的局部得失。

 之前周德也問過,他為什麼下點三三這種臭棋,他也從不反駁點三三是臭棋,只回答我就喜歡這麼下,我覺得是好棋。

 當時聽到這話,周德立刻就擺出了一副老師的嘴臉,對俞邵展開嚴厲批評,俞邵回懟了一句你贏了我再說,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是,蘇以明居然覺得是自己這一招衝導致他落入下風,也不覺得他後續沒有應好,這才導致陷入劣勢。

 這不僅說明蘇以明的棋感驚人,也說明他對他自己棋力極其自信,更說明他……並不覺得自己會下出這種俗手。

 俞邵想了想,妖刀定式涉及厚薄的問題雖然不知道怎麼說,但是,對於妖刀,其實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去解釋,便開口道:“其實,可以手割來分析。”

 “手割?”

 蘇以明微微一怔,所謂手割法,便是變化行棋次序,下到相同的局面,再從次序的交換中評估得失。

 “嗯。”

 俞邵點了點頭,很快將棋盤上的棋子收起來,然後按照完全不同的次序,一手一手的擺出了黑子下出妖刀定式之後的基本型。

 “以手割法來看,第一手到第九手,黑子下的很奇怪,是黑子虧損。”很快,俞邵就擺出了妖刀定式的前九手,開口說道。

 蘇以明怔怔望著棋盤,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