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你在我面前毫無秘密可言
“太孫殿下稍等片刻,我這就把人給您帶來。”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起身,準備將海商首領陽毅帶來。
朱雄英悠閒地翹著二郎腿,呷了一口茶後,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已經帶著人來到了朱雄英面前。
“給他個座位!”朱雄英放下手裡的茶杯,看向一側的侍衛。
侍衛立刻給海商首領陽毅搬來了一個凳子,讓他坐下來。
“培養你一個海上的活地圖,一定很不容易吧?”朱雄英拿起茶杯,在喝茶前輕飄飄的說出了這一句。
海商首領陽毅雖然沒有開口說話,臉上也看不出什麼表情,可內心卻慌亂起來了。自己這是一下子就被眼前的小兒郎給看透了,僅僅一面之緣就能有這樣的判斷,他斷定這小兒郎不僅不能輕視,而且還十分有本事。
“心虛了?”朱雄英也不著急讓這海商首領陽毅開口,自顧自道,“有堪輿圖嗎?取來一張我看看!”
“下官這就命人去取海防輿圖。”
朱雄英跟周淵閒聊了幾句之後,侍衛已經將海防堪輿圖取了出來。
“打開!”
看著緩緩展開的海防堪輿圖,朱雄英仔細觀察起來。
“那船員說他們在明州會換船,我想這說明目的地距離明州並不遠。”朱雄英道,“那從明州駕船可以通往哪裡呢?”
朱雄英看著地圖找了找後開口道,“我想你們大約是在舟山附近的島嶼上換人吧?”
“我想你們的目的地應該是嘉興!”朱雄英指著海防圖上的嘉興道,“具體會在嘉興什麼地方呢?”
海商陽毅聽到朱雄英的分析已經有些麻了,朱雄英分析的一字不差,他都懷疑是不是他們之中有朝廷的臥底。
“我想很有可能在海鹽縣吧!”朱雄英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已經清楚地發現海商首領陽毅額頭已經滲出了汗珠掛在了額頭上。
“你怎麼了?”朱雄英伸手碰了碰那海商頭領陽毅的額頭,海商陽毅猛地往後一縮,就好像額頭忽然被蠍子蟄了一樣。
“你的生死對你來說是一種體驗,但你的生死對我來說是一種選擇。”朱雄英語氣平淡,但聽者卻瞬間汗毛直立。
當然,震驚之餘海商首領陽毅也聽出了朱雄英話裡的意思,自己好像還有一條活路可以選擇。
“你是要繼續聽我說,還是你自己說?”
朱雄英見海商陽毅還是沒有開口,他繼續道,“看來,你是想聽我說!”
“你怎麼知道是海鹽縣?”一直好奇朱雄英是怎麼猜的如此準確的海商頭領陽毅終於說話了。
“所以,你承認你們最終的目的地是海鹽縣了?”朱雄英道,“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你們要在明州換人,為的就是讓越少人知道目的地越好,這恰恰說明目的地距離不遠。”
“而你的化名又叫陽毅,通常來說人的畫面一般都跟自己的真名有一定的聯繫。”朱雄英道,“很多時候都是諧音。”
“但陽姓是一個人口很少的姓氏,從事海上貿易的,在本朝幾乎沒有聽說過。”朱雄英指了指海鹽縣道,“倒是跟陽姓諧音的楊姓出了不少以海上貿易起家的人。”
“那麼我就大膽的猜測,你的真實姓氏是楊家將的楊而非陽光的陽。”朱雄英道,“按照這個想法順下去,就會想到了元韃子統治時期的出海世家。”
“巧得很就是姓楊,巧得很他們就住在海鹽縣的。”朱雄英越說那海商頭領陽毅心裡就越慌,這是直接把自己的老底給說出來了。
“位於海鹽縣澉浦鎮的南端、錢塘江口的杭州灣北岸的澉浦港就是楊家起家的地方。”朱雄英道,“你覺得我分析的對嗎?”
“楊發之子楊梓因“澉浦楊家有舟,且深知漕事”,被封為海道運糧都漕萬戶,從事對倭國和高麗等國的海上貿易,並建立市場、街道、店房促進澉浦港口貿易發展。楊梓之子楊樞更是兩下西洋,從事海外貿易和航海探險活動。”
“這一切隨著洪武四年的海禁之後,市舶司取消,楊家的海外貿易就此沒落。”朱雄英道,“可世代以海上經商的楊家人會因此而不再進行海上貿易了嗎?”
“我看未必吧!”朱雄英道,“我現在讓明州衛的士兵,開著你們的船去舟山和海鹽縣附近的海域去巡視巡視,你說能不能找到與你們接頭的人呢?”
“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撞南牆不回頭啊!”朱雄英無奈攤手道,“我都說了,你的生死對於你來說是一種體驗,對於我來說只是一種選擇,難道你聽不明白?還是不想聽明白?”
“貴人,您要我,要楊家為您做什麼事情?”此時,海商首領陽毅開口了。
“在這之前,你得先告訴我你的真實名字。家住哪裡,家裡幾口人,報出皇冊上對於你和你一家的描述。”朱雄英揹著手走到座位邊上,一邊坐下一邊道,“說完這些之後,我們再談!”
“我叫楊毅,是楊樞的侄子。生在海鹽縣,長在海鹽縣。”楊毅坦白道,“是楊家海外貿易的一員。家中有正妻餘氏、妾室王氏,家中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父親已故,有年邁的母親需要奉養。”
朱雄英看了看身邊的侍衛道,“給他把鐐銬解下來!”
“太孫殿下,這萬一……”
“我對你們的實力很放心!”朱雄英看完侍衛後又看向海商頭領楊毅,“我相信他也不想他的家族因此被滅門吧。”
“那我問你,你這些年都去過哪些西洋諸國。”朱雄英招招手示意侍衛過來,“去拿點零嘴來!”
朱雄英一邊吃著乾果,一邊準備聽著海商頭領楊毅進行作答。
“回貴人的話,小的去過倭國、暹羅國、新羅、波斯、呂宋、佛郎機、安南、爪哇……”楊毅想了想補充道,“米昔兒,還去過米昔兒。”
“米昔兒?”朱雄英不禁放下了乾果,“你還去過非洲!去過埃及!”
“什麼是非洲?埃及?”楊毅皺眉好奇道。
“就是你說的米昔兒。”朱雄英道,“看來你的航海經驗十分豐富啊!”
“所以,現在是你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了!”朱雄英道,“如果你和你的家族想要活命,那麼就要聽從我的安排。”
“你看你現在出海既要給海防線上的官員們好處,朝廷對開海又是持否定的態度,就像今天這樣。”朱雄英道,“一旦你們的保護傘被拔除,你們就會陷入到被動的局面,一旦被抓住那就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聽完朱雄英的話之後,楊毅眼神之中閃過一絲詫異,這個微妙的變化卻被朱雄英收進眼底了。
“沒錯,你們的庇護傘確實沒有了!”朱雄英道,“你是不是一直好奇明州衛的指揮使林賢為什麼一直沒有出現?”
“我也不怕告訴你,林賢已經不再執掌明州衛了,他犯了通倭的死罪。”朱雄英頗有玩味的開口道,“他通倭,你也是出海的,你們還有聯繫,你們也去過倭國。”
“嘖嘖嘖!這說出去你們牽扯不上,也沒有人信啊!”朱雄英道,“通倭罪過可就更大了。”
“你們有沒有幫助他通倭呢?”朱雄英道,“這都不用擺事實、講道理,只要提一嘴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了。”
“你們的庇護傘已經散架了,我希望你考慮好哦!”朱雄英道。
“貴人,此事雖迫在眉睫,可我一人說了並不作數,需要回去跟族中人商議才行!”楊毅道。
“你當然得回去,我也得派人去看著你們!”朱雄英道,“誰知道你們會不會出海逃跑呢?”
“那現在說說你們這次出海帶回來了什麼?這一趟大約賺了多少銀子呢?”朱雄英詢問楊毅。
“我們拉了一船瓷器賣到了佛郎機,又從天竺載了一船香料回來。”楊毅道,“這一來一回,除去船員的費用、以及瓷器和香料本身的造價,大約能淨賺一萬一千八百兩白銀。”
“利潤很可觀啊!”朱雄英道,“難怪敢頂風作案!”
“周淵!”朱雄英立刻叫周淵過來。
“您有何吩咐?”周淵道。
“不要讓楊家人跑了,但也不要傷害他們。”朱雄英道,“立刻點兵,派人去!”
“是!”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當即出去跟江夏侯周德興報告這件事情。
“侯爺,太孫殿下要求派兵監視住海鹽縣的海商楊家。”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道,“看樣子,太孫殿下似乎是想要利用他們的海商身份做些什麼事。”
“太孫殿下沒有明說,屬下也不好問!”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道,“太孫殿下說不要傷害楊家人,但也不能讓他們跑了。”
“那就以他們跟林賢來往密切需要審查為由,將他們暫時看管住!”江夏侯周德興道,“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立刻八百里加急發往應天。”
“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陛下定奪!”周德興吩咐完後,推門進入,準備看看朱雄英跟著海商首領還要聊些什麼。
“只要你乖乖配合,你們依舊能出海經商,而且朝廷的人也不會、更不敢跟你們收取保護費,而且也不會被抓!”朱雄英道,“至於要你們做什麼,現在你還不用知道,等過些日子就有眉目了。”
周德興湊到朱雄英身邊小聲道,“太孫殿下,到吃飯的時辰了,要不要先去吃飯?吃完飯再審問也不遲。”
“你自己考慮考慮。不對,你沒得考慮!”朱雄英起身朝外邊走邊說道,“我得先去吃飯了。”
“太孫殿下,為何對這群海商十分感興趣啊?”周德興好奇詢問道。
“因為海上貿易利潤巨大啊!”朱雄英道,“大明現在缺白銀,海上貿易能一定程度上讓白銀流入大明。”
“可真的做起海上貿易,大明的銀子未必就不留到海外啊?”周德興道,“陛下宣佈禁海令,也是為了恢復生產,休養生息啊!”
“可放著一塊肥肉不吃,那豈不是可惜!”朱雄英道,“如果走一條折中的道路呢?海禁只是暫時的,等倭患解除、等大明的百姓們休養生息好之後,勢必還要再次開放。”
“現在如此嚴峻的海禁情況下都有不少人鋌而走險,所以海禁是禁不住的。”朱雄英道,“我覺得有必要重開市舶司,但又不能一下子全面放開。”
“所以,需要想一個辦法既能讓朝廷獲得海外的白銀,又暫時控制住海禁政策不完全放開。”朱雄英道,“這樣朝廷有了更多的國庫收入,就能撥出更多的軍費,抗倭也就更順利了。”
“那太孫殿下想好法子了?”周德興道。
“有籌謀了,但還需要完善!”朱雄英並沒有告訴他,模稜兩可過去就吃飯去了。
江夏侯周德興已經開始琢磨了,這是太孫殿下自己的一時興起,還是這些話就代表了皇帝朱元璋的心意。
……
一天後。
應天,皇宮,奉天殿。
“陛下,江夏侯來信!”
“呈上來!”朱元璋接過江夏侯周德興的書信後,忙伸手招呼在一側處理奏疏的太子朱標,“標兒,你也過來一起看!”
“林賢已經被抓住了,看來這幾日就會送到應天。”朱元璋道,“吩咐刑部這幾日審訊定罪。”
“姓周的倒是怪會奉承人,還帶著這幾個小子到海上溜了一圈。”朱元璋繼續往下看,然後皺起眉頭,眉毛擰成了一個“川”字。
“還抓住了出海經商的,這群刁民,咱三令五申的海禁,他們還是死性不改!”朱元璋繼續往下看,當他看完朱雄英與海商對話的內容後,看向太子朱標道,“大孫,什麼時候瞭解過海上貿易?”
“我也不知道啊!”朱標也十分好奇道,“看他的意思,他想逐步開海啊!”
“不能開海!”朱元璋道,“一旦開海,倭寇擾民,也不利於國內休養生息。”
“看樣子他似乎還有辦法!”太子朱標道,“既然林賢已經抓住,不妨把他叫回來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