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村長家的爭吵
那天馮氏回家時天已經黑透了,第二日吃早食的時候才說起這事。
錢金花自然是十分欣喜,不過是每日挑缸水罷了,就是自己準備針線布料這些,得用錢買,花銀子的話…… 瞟了眼衛氏和錢林的臉色,錢金花沒說話,心裡想著這事肯定不會這麼順利。但不管怎麼樣,自己都要學這門手藝。 錢金花可是都打聽清楚了,錦簇繡坊隨隨便便一個團扇都能賣到八百文。那位女店主說了,她們收的最次的團扇都給一百文手工費。 錢金花雖沒學過刺繡,但繡品的好壞大體還是能看出來的,錢悅的繡品可好看了,肯定是三百文手工費以上那檔的。 那女老闆說了,好的繡娘一個月出四五件繡品不成問題。若是學會了這門手藝,哪怕她一個月只出四件繡品,每個月也能掙一兩二錢銀子! 學會了這門手藝,自己就能養活自己,再不用看別人眼色過日子。 不管自己以後嫁給誰,都不用下地幹農活兒了。 所以這門手藝錢金花說什麼都要學,瞧著屋內眾人的臉色,錢金花的內心越發堅定,不管付出什麼代價,她都要學! 好處落在自個兒閨女身上,錢林和衛氏自然很是樂意。 至於針線布料的錢,現在還沒分家,肯定是公中出這筆錢。 衛氏很是樂意,“這可真是太好了,金花,你跟著錢悅好好學,等掙了錢,家裡也能鬆快點兒!” 錢金花心裡就是一個咯噔,是啊,自己怎麼忘了這茬,若是這能掙錢,錢怎麼可能落到自己手裡。 轉念一想,錢金花又釋然了,就算是給公中錢,也就是這幾年了。 等自己嫁人了,這就是門傍身的手藝,還是學手藝要緊。於是錢金花乖乖點頭。 錢老太自然是沒什麼意見的,自己的親孫女,學點兒手藝沒什麼不好的。 哪怕是公中要出些錢,現在家裡不欠人錢了,地裡每年能有八十五兩左右的出息。 那麼多孫子都能供,還供不起一個孫女了? 不過錢老太習慣了和錢村長商量過後再行事,所以此時在觀察錢村長的臉色。 錢村長對這事是不太贊成的,他本來就不怎麼看重孫女。不願意在女孩兒身上投入太多的成本,肯讓家裡的男孩兒教女孩兒認字,還是為了說出去好聽,自己家連女娃兒都能認字,多有面兒! 錢村長對家裡女娃的培養模式就是,認幾個字,在家的時候幫忙幹些活計,到了年紀在家裡養兩年。 說個體面的人家嫁出去,最好家裡也有讀書人,說不準將來還能幫到家裡。 所以聽說錢金花要跟錢悅學刺繡時,錢村長是不太樂意的。聽說還得自己出針線布料時,錢村長更不樂意了,費些功夫就算了,居然還要費家裡的錢。 家裡的錢都是攢著讓孫子們讀書的,雖說看著挺多,但架不住一大家子人多啊。 將來孫子們讀書、趕考、成親,哪樣不要錢?平攤到每一個男娃頭上,就沒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