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那年男二,窗外站著,如嘍囉(求追讀)(第2頁)
頓時,爭先恐後地往唐文身邊擠去。
“唐文導演,請問您知道您的作品入圍柏林電影節了嗎!”
一個被擠到後面的記者,不講武德,大聲吼出了問題。
劇組所有人,心頭一震。
我聽到了什麼?!
柏林電影節?
聽錯了吧?
那邊的聶元,更是自己絆了自己一下,險些平地摔倒。
其餘記者也紛紛開口:“唐文導演,我看資料您才十八歲,請問入圍柏林電影節,您的感想是什麼?”
“唐文導演,請看鏡頭……”
“唐文導演,如果獲獎,將填補我國短片影史0的空白……”
“唐文導演,聽說這部電視劇,也是您寫的……”
記者們把唐文圍的水洩不通,眼睛放光,充滿熾熱。
20年後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
但是,2000年,國內一切還很落後。
國人的自信心,不能說一點沒有,可以說毫無自信。
這一階段,甚至屢屢出現,中產精英趁旅遊機會,黑在美國當黑工的事件。
唐文的短片入圍柏林,國內首次。
上影集團很重視。
記者們也很興奮,搶到唐文的採訪權,也許就是見證了影視發展的歷史。
唐文一言不發,直到他們漸漸安靜下來。
才安排在階梯教室,召開記者會。
劇組人員也紛紛跟來。
只有聶元落在最後,一步一挪,像只行動遲緩的殭屍。
採訪會,聊作品,談感想。
又把話題往正在拍攝的《十八歲天空》上引。
讓主演們一個接一個上臺,和自己一起採訪拍照。
第一次見那麼大場面的孫麗,有些不知所措。
純新人的湯維,心理素質稍好,但站上來面對幾十臺機器,也是呆若木雞。
唐文揚名、劇組揚名、記者們拍到了第一手新聞。
三贏的局面達成了。
劇組工作人員,看唐文不驕不躁,沉穩如一的表現,忍不住高看一眼。
再和那個出了小名的誰一比。
呵!
真是人比人得死啊!
此時他們也想起來,唐文之前那句提醒:不是來採訪你的。
只有聶元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他落在最後,得知情況後,倒是鬆了口氣:原來只是短片入圍了,不是電影。
但入圍了,不代表就能拿獎對吧?
正在這時,有人喊了一句:
“上影任總來啦!”
“嘩啦啦”,記者們一陣忙亂,又把任總請上臺。
唐文早已打好腹稿,滿口讚美:“歡迎任總,沒有任總,就沒有這次獎項入圍!”
他先聲奪人,把故事講成了任總慧眼識英才,在上美廠只看劇本,就篤定足以衝獎的英明領導!
其實,按照唐文的本意。
是不想搞這麼大的。
獲獎他雖有信心,但畢竟沒拿到不是。
不如等獲了獎再說?
但站的角度不同,上影這邊需要這種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