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第2頁)
“當然能!”劉孔昭自信滿滿道:“東林黨也是人,是人就會有軟肋,有軟肋就有破綻!”
朱國弼聽的不是很明白,他開口詢問:“那東林黨的軟肋是什麼?”
劉孔昭停頓片刻後認真回答:“鄭芝龍!”
“鄭芝龍?”
劉孔昭重重點頭:“對!就是鄭芝龍!據我所知,江南的遠洋商人都有兩座靠山。一座靠山在岸上,負責幫他們收買地方官員,打點關係。一座靠山在海上,保證他們在行船時不會遇到海盜。”
“這兩座靠山相互之間都有聯絡,否則鄭芝龍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拜東林魁首錢謙益為師。”
“現在鄭芝龍被史可法彈劾打著官軍的旗號當海盜,走私,且在平遼大軍入遼作戰期間向建奴走私。”
“這個罪名很重,證據也很充足!”
“如果不反抗,鄭芝龍必死無疑。”
“所以他只能反抗!既然要反抗,就要找到東林黨,讓他們幫忙想辦法。”
“等等,”朱國弼出聲打斷了劉孔昭的分析,“東林黨會幫鄭芝龍?”
劉孔昭繼續分析道:“如果是別人,東林黨肯定不會管,但鄭芝龍不同。”
“在東林黨看來,如果鄭芝龍倒下了,那些遠洋商人的利益會受損,最終導致他們的利益受損。所以為了利益,他們肯定會幫鄭芝龍。”
劉孔昭分析的很全面,也很深入。
但用詞不夠犀利。
實際上,鄭芝龍早就成了江南士紳利益集團的代表。
表面上看是鄭芝龍在走私。
實際上是江南士紳利益集團在走私。
鄭芝龍在接受詔安前,就已經在幫士紳利益集團獲利了。
當年朝廷水師為什麼打不過鄭芝龍這幫海盜?
軍隊腐敗,戰力下降固然是事實。
但還不至於被鄭芝龍這幫海盜打的出不了海。
究其原因是江南士紳利益集團在背後作祟。
水師戰敗後,朝廷只能招安。
看似是鄭芝龍接受了招安,實際是朝廷選擇了妥協。
對江南士紳利益集團的妥協。
現在遼東平定,崇禎又把目光看向了江南。
他看似是在對付鄭芝龍,實則是要對付江南士紳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