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392章(第2頁)
“不可能,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鄭成功立刻拒絕。
他帶誰也不敢帶著這幫讀書人去遼東。
畢竟誰也不清楚他們去了遼東後會幹出什麼事。
如果只是召建奴核實衍聖公的事還好,如果做出了投敵的行為,最後受連累的還是他自己。
“那剛才的事也沒有商量的餘地!”韓源馬上說道。
“你...”鄭成功對韓源的好感頓時歸零。
他從未遇到過這種不講理且迂腐的讀書人。
韓源自言自語道:“我是一個讀書人,現在親眼看到衍聖公蒙羞,心中如遭刀割。鄭大人不幫我,我也沒辦法幫鄭大人。”
袁樞輕咳一聲,把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韓員外,本官是登州巡撫。案子該怎麼辦由本官說了算,你在這指手畫腳作甚?”
“大人恕罪,”韓源立刻道歉,並一臉歉意道:“在下近來忙著催促百姓繳納賦稅,一時頂撞了大人,下次再也不敢了。”
韓源這句話看似是道歉,實則是威脅。
在明代,考核官員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賦稅徵收情況。
按時足量徵收賦稅者為稱職。
未按時但足量徵收賦稅,考核為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