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第2頁)
陰魂不散的李定國!
“快,”福臨看向滿達海:“禮親王快給朕準備車駕。”
滿達海站在原地沒動。
他並非抗旨,而是被這個消息震驚了。
糧道被斷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多爾袞已經處於了潰敗的邊緣。
他要是敗了,大清將再無翻身的可能。
“禮親王,快去準備啊!”福臨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跑路了。
滿達海緩過神剛要挪動步伐,一個八旗兵跑了進來。
他直接跪地說道:“啟稟皇上,啟稟禮親王!明軍忽然停止前進,並開始緩慢後退。”
“是因為水患嗎?”福臨問。
“北沙河的河水已經退了下去,渾河的河堤尚未被挖開!明軍不是因為水患退兵!”八旗兵回答。
“可能是因為糧道問題!”滿達海長舒一口氣道:“皇上稍安勿躁,臣這就去打探清楚。”
“快去快回!”福臨囑咐。
他現在誰也指望不上,唯一能指望的人就是滿達海。
滿達海跑步離開皇城,騎馬出城來到了渾河岸邊,隨後親率一支精銳奔向北沙河。
來到北沙河岸邊時,他發現情況果然如探馬所說。
河水雖然已經退了下去,但明軍沒有渡河。
反而收拾渡河器械並緩慢後退。
看著正在後退的明軍,滿達海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明軍撤退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地事。
但被明軍打到了國都城下,絕對是一件丟臉的事。
......
平遼大軍的中軍帳內。
黃得功問王永吉:“總督大人,咱們這就撤了?”
“暫時後退五里,看看情況再說。”王永吉回答:“現在我軍糧道被斷,如果李定國短時間內無法打通糧道,咱們必須退回遼陽再做打算。”
“哎,太可惜了!”吳三桂搖頭嘆氣:“差一點就攻破了建奴的‘都城’。若不是李定國放任建奴南下,我軍也不至於在這個時候退兵。”
與李定國關係還算不錯的李憲忠聽不下去了,他歪著腦袋說道:“吳總兵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李定國只有一萬步兵一萬騎兵,多爾袞卻有三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