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130章(第3頁)
賣官的事雖然早就傳達了下去,但截止到現在還沒人買官。
一是沒有衙門和官員願意承辦此事!
按理說此事應該由吏部負責,但吏部以各種原因推到了禮部,禮部又推到了戶部。
謝三賓的戶部雖然想承辦此事,但任命官員的手續和流程都是吏部負責。
他根本無從插手。
推來推去不但耽誤了賣官,還影響了國庫收入。
究其原因,主要是六部官員都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是讀書讀出來的。
現在花錢就能當官,對讀書人來說是一種侮辱。
所以他們對花錢買官這種事極為排斥,於是就想出了各種辦法消極應對。
吏部和禮部誰都不願意承辦賣官。
缺少了承辦的衙門和官員,賣官的事自然也就辦不成了。
哪怕崇禎強行指定吏部負責,他們還會想出其他辦法從中作梗。
“沒人買官的另一個原因是有錢的商人和士紳不敢買,他們怕花出去的錢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於是賣官陷入停滯之中。”謝三賓繼續闡述情況。
“謝尚書應該有對策吧?”崇禎問。
“回陛下,臣的對策是先破局,再擴大範圍!”謝三賓有些興奮,“若論誰有錢,當屬各地的鹽商!可他們再有錢也不能合法合規的擴建宅子,使用奴僕甚至修建祖墳。所以從這幾點看,他們必然有買官的需求。”
“現在巡鹽御史宋權正在南直隸巡鹽!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臣的意思是今年只在南直隸設置五到十個買官的名額,交由宋權全權處置。凡提前繳納明年鹽稅的鹽商,便可以獲得買官的資格。然後所有獲得資格的人同時競買這些名額,價格者得。”
“買賣的官職是幾品?每個名額賣多少錢?”崇禎問。
“六品和七品官都有!七品官的最低價是白銀五千兩,六品官的最低價是白銀八千兩,上不封頂。”
“由於是虛職,所以競得官職後南直隸吏部直接發放官服入官籍,但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