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第2頁)

 “這...”謝三賓無法回答。

 他既不清楚崇禎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也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只能站在原地故作沉吟。

 崇禎繼續問:“謝尚書的人正在江南巡鹽,那謝尚書知道大明朝現行的鹽法嗎?”

 “臣知道。”謝三賓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的說道:“大明朝現在施行綱鹽法,將商人所領鹽引編成綱冊......”

 一句話總結綱鹽法就是朝廷既不干預食鹽生產,也不干預食鹽銷售,只向賣鹽的商人頒發鹽引。

 鹽引是食鹽運輸銷售憑證,官府頒發鹽引時會向商人徵收鹽稅。

 商人拿著鹽引找灶戶(生產方)買鹽,然後行鹽地界內進行販賣。

 鹽引有行鹽地界的規定,即商人只能在某個區域內販鹽賣鹽。

 由於每個行鹽地界只允許出現一個鹽商,所以自綱鹽法施行後,食鹽行業由之前的國家壟斷變成了商人壟斷。

 起初鹽商還能按照正常價格賣鹽。

 隨著時間的推移,商人逐利的本性逐漸暴露出來。

 老馬在《資本論》中說過,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和產量。

 鹽商壟斷市場後立刻調整食鹽價格,再加上朝廷不干預,導致百姓買鹽的支出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