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941章(第3頁)
“巡鹽?”崇禎如夢方醒。
是啊。
壟斷官鹽也好,販賣私鹽也罷,各地商人的第一桶金大多來自食鹽。
現在朝廷缺錢,是時候讓他們放血了。
“謝尚書。”崇禎看著這位在東林黨內部舉足輕重的人物。
“臣在。”謝三賓抬起頭。
“巡鹽的差事可不好乾!”崇禎加重語氣提醒。
朝堂的規矩是誰提主意誰負責。
謝三賓提議巡鹽,那麼誰負責巡鹽就得由謝三賓說了算。
否則出了問題沒法追責。
另一方面。
謝三賓此舉是給朝廷分憂,給崇禎解難。
崇禎和朝廷必須給謝三賓一部分權力作為回報。
什麼權力?
舉薦官員的權力!
這也是朝堂的規矩。
謝三賓自然懂這些規矩,他施禮道:“巡鹽的差事確實不好乾!但只要選一能臣南下巡鹽,定能有所收穫!”
“謝尚書可有舉薦之人?”崇禎問。
“臣舉薦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宋權擔任巡鹽御史,南下巡鹽!”
“宋權?”崇禎有些好奇,經歷過之前的誣陷案後,宋權在朝廷的名聲非常差。
東林黨素來在乎名聲,什麼時候和宋權勾搭到一起了?
不過既然對方舉薦,崇禎也不好說什麼,只能點頭同意:“那就依謝尚書的意思辦!”
“謝陛下!”謝三賓磕頭謝恩。
崇禎笑了笑,看向在場的其他人。
朝堂有黨派。
現在勢力最大的是首輔黨和閹黨。
地方上的黨派更復雜,尤其是各地的鹽運司官員,背後除了首輔黨和閹黨,還有齊黨,楚黨,浙黨,徽黨等黨派的影子...
東林黨為了逢迎崇禎,搞出了巡鹽的大動作。
接下來,東林黨肯定朝這些鹽運司的官員發起進攻。
只有把他們拉下臺,其餘東林黨才會有機會上臺。
表面上是巡鹽,實際還是黨爭。
只不過黨爭的重心從朝堂轉移到了地方。
江南的官場將會迎來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