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819章(第2頁)
大明朝這盤棋,不好下啊!
“給王之心回信,讓他繼續‘開礦’!”崇禎吩咐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貓著腰轉身離開。
大明國庫雖然有錢,但是崇禎二十一年的財政赤字是八百萬兩白銀。
徐府的家產只填了二百萬兩的坑,還有六百萬兩的大坑沒填。
按照每戶抄家二百萬兩銀子的標準,需要再抄三戶才能填滿財政赤字的坑。
在沒有達到收支平衡前,開礦不能停。
崇禎伸了個懶腰,見外面天色已晚,喝了口茶水後去往坤寧宮吃晚飯,順便鍛鍊身體。
九月末早朝。
內閣首輔範景文出班說道:“陛下,今年秋糧將在十月初一開始徵收,陝西三邊總督呂大器上書懇求朝廷讓關中百姓用糧米繳納賦稅,而不是銀子。”
“為何?”崇禎有些疑惑。
“關中貧瘠,商貿本就凋敝,在限制了商人購糧的最低價後,關中商貿更加蕭瑟。今年徵收夏糧時,很多百姓的糧食根本賣不出去導致沒銀子交糧,他們不得不把糧食低價折給士紳換銀子交稅。”
“還有,關中旱災雖然有所緩解,但是旱情尚在,百姓生活十分艱苦。”
“呂大器懇求陛下恩准讓關中百姓用糧米交稅。”
這...
崇禎犯起了難。
從情理上講,他很想同意呂大器的請求。
但是從治理國家角度講,這個口子不能開。
今天關中說情況特殊,想用實物代替銀子交稅,朝廷同意了。
明天河南也說有旱情,商貿凋敝,打算用實物代替銀子交稅,朝廷同不同意?
不同意就會厚此薄彼,讓人河南百姓心生不滿。
崇禎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民心將丟的一乾二淨。
同意就沒事了?
非也!
麻煩事在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