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42章
眼看沒人接押糧官這個燙手山芋,多鐸突然開口說道:“諸位,我倒是有個合適人選。”
“哦?”濟爾哈朗眯著眼睛說道:“豫親王請講。”
在十幾道目光的注視下,多鐸認真地說道:“我舉薦睿親王出任押糧官!”
眾人先是一愣,隨後反應各不相同。
代善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不行,絕對不行!”
“多爾袞本就是有罪之人,讓他去朝鮮籌備軍需已經是法外開恩,決不能再給他押糧官的實職。”
“再者,我信不過多爾袞。他帶兵時戰敗只會損失自己的兵馬,可如果糧草出了問題,所有遠征蒙古的八旗兵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禮親王言之有理,臣附議。”濟爾哈朗立刻表明了態度。
“臣也附議。”羅洛渾是代善的孫子,跟著表態。
眨眼間,八旗中有三位旗主明確表示反對。
議政的關鍵是少數服從多數。
多鐸獨掌兩旗,至少還要再爭取一位旗主的支持才能維持僵局。
這樣手握正黃鑲黃兩旗的福臨便掌握了決策權!
想到這,他把目光放到了豪格身上。
豪格正在猶豫。
議政前,多鐸私下裡和他說過要讓多爾袞復出的事。
按照常理來說,他絕對不會同意。
但是多鐸提出了一個觀點:渾水摸魚。
在多爾袞失勢後,代善成了新的攝政王。
濟爾哈朗還是信義輔政叔王。
這兩人在明爭暗鬥的同時還在打壓其他人,防止別人頂替自己的位置。
按照這種趨勢下去,豪格和他的正藍旗將再無出頭之日。
不過多鐸給了他希望。
按照多鐸的說法是讓多爾袞迴歸朝堂把局勢攪亂,他們則趁亂打劫,渾水摸魚。
“你就不怕多爾袞回來搶了你的位置?”豪格嘲笑道。
“能搶走是他的本事,我自愧不如,認栽!”多鐸笑著回答。
回想起之前的對話,豪格又看了一眼濟爾哈朗和代善,心中漸漸有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