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38章(第2頁)
在這期間順便考察降將的忠心。
忠者用,不忠者或棄或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的戰力會越來越強。
等收復遼東時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
一旦和蒙古人正面開戰,建奴肯定會參戰幫助蒙古人打明軍。
如此一來明軍就有機會在草原上殺建奴了。
消滅的建奴越多,將來收復遼東時勝算越大。
直接收復遼東絕非上上策,因為他們佔據了地利。
去草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建奴有蒙古人相助,明軍則有商人和蒙古內奸帶路。
雙方几乎是同一起跑線。
信使帶著旨意去草原這段時間崇禎也沒閒著,而是在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首先是錢和糧。
國庫和內帑暫時都不缺錢,秋糧也剛剛收上來。
大明完全有一戰之力。
崇禎十九年八月十七,崇禎在信使離開後的第二天就開始頻繁調兵。
“傳旨,調袁宗第去甘肅鎮,劉西堯去往固原鎮,劉芳亮繼續駐守延綏鎮。賀錦,高一功,劉體純,馬世耀北上萬全左右兩衛,集結待命。”
“調李性忠,劉肇基率所有騎兵北上大同,集結待命。”
“命秦佐明率三千白桿兵北上大同,集結待命。”
“命高傑率一萬五千精銳北上偏關鎮,集結待命。”
崇禎調兵看似隨意,實則經過了深思熟慮。
甘肅和固原都是順軍降兵,直接派明軍接管反而有些不妥,所以分別派袁宗第和劉西堯前去駐防。
賀錦,高一功等人被他調到萬全左右衛。
如果這些人有復叛的打算,會立刻遭到宣府鎮的唐通、閻應元,大同鎮的李性忠、劉肇基以及三千白桿兵的夾擊。
偏關鎮在大同西面,與蒙古草原接壤。
不但是山西的門戶,還是大同的腹背。
出征草原後大同將會成為明軍的糧草軍需中轉樞紐,不容有失。
高傑不但忠心,還有能力,偏關鎮非他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