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08章(第2頁)
二人來到偏殿後發現範景文正組織禮部官吏們擺桌子。
眾人以為崇禎是來視察的,紛紛施禮。
崇禎讓其他人離開,留下了範景文和方岳貢。
“兩件事...”崇禎開門見山:“第一件事是殿試後安排新科進士們去各衙門觀政之事。”
在明朝,考生們中了進士後朝廷不會馬上授予他們官職,而是將他們派遣至六部九卿等衙門觀政。
也就是實習的意思。
例如戶部觀政是去戶部實習,兵部觀政去兵部實習...
觀政有兩個目的。
一是考察進士們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幫朝廷篩選出真正的可用之才。
二是幫助這些初次為官之人快速進入角色。
說白了就是教會他們如何當官。
觀政制度始於洪武十八年,由於效果顯著,這項制度漸成為定式。
到了萬曆年間由於神宗皇帝不理朝政,這項制度很快淪為形式。
不過觀政制度並沒有因此廢止,而是終於明亡。
禮部尚書範景文向前一步道:“回陛下的話,禮部已經與其他五部九卿溝通了此事,他們均表示沒有異議。等殿試結束後,禮部會和吏部一起安排新科進士們觀政。”
“不,”崇禎微微搖頭:“只去六部九卿觀政還不夠,加上順天府和下轄的州、縣。”
“讓進士們去府、州、縣觀政?”範景文有些不解。
“對,”崇禎表情平靜,內心卻有些冷:“讓北直隸的官員們教教這幫進士如何才能做好大明朝的官。”
“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讓他們見識一下地方士紳的本事,以及應對之法。”
方岳貢聽出了崇禎話裡的意思,拱手答應下來。
崇禎的意圖很明確,他想讓這幫新科進士快速成長起來。
北直隸是天子腳下,無論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地方官,個個都是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