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675章(第3頁)
“等會再說,”崇禎看向王承恩:“給兩位尚書賜座。”
範景文和方岳貢雖然很感動,但還是那般冷靜。
落座後,範景文繼續說道:“徐光啟徐大人解決的是藩王宗祿與田產問題。”
“我朝藩王田產有三種,一種是皇帝賜田。賜田理論上賜的是使用權而不是歸屬權,藩王只能收租,不能買賣。”
“第二種是藩王自購田產,歸屬權在藩王手中。”
“第三種是類似於神宗皇帝賜給福王、景王、潞王的養贍地。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並未在福王等人手中,而是......”
講到這裡,範景文停下來看向方岳貢:“方尚書,養贍地的問題還是你來講吧。”
方岳貢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一字一句的說了起來。
“洪武初年河南百姓開墾了大量的荒地,因為這些田不是通過買賣所得,所以無法在官府取得田契,朝廷稱之為“白地”。”
“黃河水患有時會導致黃河河道遷移,許多田被毀的同時又出現了許多荒地,百姓開墾後也成為了白地。”
“不止河南,全國各地也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這些田的所有權既不屬於藩王,也不屬於地方官府,嚴格來講屬於陛下和朝廷。”
“隨著白地越來越多,地方官府認為不能只讓他們交田賦,於是開始徵收種植白地百姓的田租。”
“福王、景王、潞王的養贍地,是將這部分本來應該交給朝廷的田租轉交給了他們。”
方岳貢說完後看向範景文。
範景文接著說道:“徐光啟的意思是改封地為分地。”
“封地改為分地?”崇禎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
“就是購買一部分土地送給藩王,以為永業!”範景文說話間站了起來,“將土地送給藩王后,朝廷就不會再對藩王后代進行分封了,因為這些土地完全可以讓他們自食其力。”
“當然,藩王可以任意處置這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