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649章(第2頁)
“你說你該不該被打?”
“你們和門外的學生都是為此事而來?”李邦華表情平靜。
“對!”三人同時回答。
“好,”李邦華站了起來。
他倒揹著手走了兩步後將目光放到三人身上:“你們可知道大明朝是如何徵收賦稅的?”
三人微微愣了下,黃宗羲率先說道:“一條鞭法後按畝徵收。”
李邦華冷冷一笑:“那是理論,實際上還是包稅制。”
“以你所在的蘇州府崑山縣為例,”李邦華指著歸莊說道:“每一千畝水田要交七十八石糧的田賦。”
“假如崑山縣只有一千畝田,那麼朝廷給崑山知縣的田賦任務不多也不會少,有且只有七十八石糧。”
“但凡事都有意外,有的田會因為河水改道消失,有人沒錢交只能拖欠,還有人根本不想交賦稅。官員們為了完成七十八石糧的任務,只能將缺額攤派到其他人身上。”
“在這種政策下,很多有錢有勢的士紳想方設法拖欠或者不交賦稅。這種士紳越多,當地百姓賦稅的負擔就越重。”
“時間久了百姓苦不堪言,士紳反而覺得自己有不用交賦稅的特權。”
“老夫此次南下重點懲治的就是這類人,也就是你們口中受到迫害的人。”
三人聽完之後低頭思考...
“不對,”歸莊忽然說道:“當時我親眼看見他們給官府交稅了,而且是帶頭交的,還能有假?”
李邦華呵呵一笑:“傻孩子,徵稅前州縣的官員會拉攏士紳讓他們先交稅,他們交了百姓才會跟著交。交完稅後士紳的錢如數退還,百姓的錢才上交朝廷。”
“更有甚者讓百姓多交賦稅,官員和士紳合起夥來貪墨。”
三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邦華倒揹著手追問道:“你們口中的士紳都按時足額繳納田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