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第2頁)
最早在前山海關總兵尤世威麾下任職,尤世威兵敗後部隊被一分為二,其中一部由劉肇基統領。
崇禎八年劉肇基與祖寬大破張獻忠於汝州,殺敵數千,軍功第一。
崇禎九年,因劉肇基、祖寬所部驕橫跋扈,不受指揮(存疑),被時任五省總督盧象升調入關中,分到時任三邊總督洪承疇麾下剿賊。
崇禎十一年建奴入關,劉肇基率部馳援山海關,因固守永平有功,被升為山海關副總兵、署總兵官、都督僉事,成了軍中一方大佬。
崇禎十三年,建奴圍攻錦州。劉肇基奉命與吳三桂前往支援,結果吳三桂中了埋伏,被建奴困在松山和杏山之間。
劉肇基損兵千人捨命將其救出。
時年七月劉肇基與曹變蛟破建奴於松山、杏山。九月雙方在杏山再戰,劉肇基因為兵少後退,被洪承疇解職。
不過也算因禍得福,躲過了松錦之戰這場敗仗。
崇禎十五年建奴再次入關,沒有官職在身的劉肇基親自率領三百家丁,跟隨明軍大部隊一起出戰。
此番出征劉肇基與三百家丁往返千里,參加大小戰鬥數十場。每逢戰事都衝鋒在前,以一當十,銳不可當。
戰後,劉肇基家丁僅存十餘人,可見其戰鬥之慘烈。
崇禎得知後大為震驚,來想讓他總督湖廣戰事,因為兵馬錢糧不足,再加上遼東兵力空虛無法調兵,只能加都督同知銜,提督南京大教場,負責在南京練兵。
歷史上劉肇基在史可法守揚州期間孤軍增援,城破後與清軍血戰,全軍覆沒。
劉肇基抬頭看了一眼呂大器,拱手說道:“呂大人放心,我劉某人此戰必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如有不符,請大人軍法從事。”
呂大器點點頭,目光從劉肇基上方掠過,最後落到李士元的身上。
“大人只管下令,末將唯命是從。”
得到四個人的回應後,呂大器微微一笑。
邁步走到桌子旁,從上面拿出四張紙。
隨後將四張不同內容的紙分別擺
到他們面前。
“這是?”四人先後拿起紙,藉著船艙內的火燭散發出來的光芒仔細查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