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62章(第3頁)
思考剛才的話有無遺漏。
越想越慌。
因為他沒想到有什麼遺漏。
這就麻煩了。
就在李若璉慌神的時候,崇禎平靜地問道:“敵人內部要安插細作,明軍內部也要安插眼線。”
“宣府的閻應元,居庸關的唐通,薊州的高第,山海關的吳三桂,京師的劉文耀,還有黃得功,黃蜚,鄭芝龍、鄭成功,袁繼鹹,秦良玉...”
“眼線可以是小兵,也可以是將領。平日裡不需要他們傳遞消息,只需在關鍵時刻送出關鍵消息即可。”
李若璉聽聞後渾身一震,這位大明皇帝的疑心還是那般重!
崇禎知道李若璉此刻心中的想法,笑著說道:“朕不是不信任他們,而是免得讓他們遭受無端猜忌。屆時一旦有人誣告,朕會在第一時間得知真假。”
“多謝陛下教誨,臣明白了。”
“退下吧。”
......
二月二十二,福建泉州府安海鎮。
安平府門外,車水馬龍。
崇禎三年春,鄭芝龍在安海鎮籌建鄭府,歷時三年多完工,完工後鄭芝龍給鄭府取名為安平府。
整個安平府佔地一百三十八畝,規模宏大,比藩王府邸還要奢華。
兩個商人模樣的人拿著拜帖來到安平府門外,對著門口的家丁深施一禮:“請問這裡是鄭府嗎?”
門口的四個家丁體型矯健眼神犀利,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其中一個家丁右手摸著刀柄,皺著眉問道:“你們是什麼人?有什麼事?”
“我們是北直隸的商人,我叫董遼,他叫董東,想拜見鄭大人商談通販洋貨一事。”
家丁立刻說道:“我們老爺有令,最近軍務繁忙,誰都不見!”
兩個商人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商人從懷裡拿出一個裝著銀子的布袋,連同手裡的拜帖一起遞了過去,並說道:“勞煩閽侍幫忙通稟一聲,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