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54章(第3頁)
“封我為異姓王,永鎮湖廣。”
“哦,再見!”高時明轉身就走。
“站住!”劉文
秀拔刀將高時明攔下。
“怎麼走了?”張獻忠有些費解,“不是你們想詔安的嗎?”
高時明被氣笑了:“我確實代表朝廷前來詔安,但條件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大明朝廷說了算。大明朝不會冊封異姓王,更不會讓你世鎮湖廣。”
張獻忠再次笑道:“那你為何不談談朝廷的條件?”
“好。”高時明見張獻忠多少有了些誠意,這才轉回身說道:“朝廷的意思是將你麾下兵馬調往荊州,趁機收復承天府和襄陽。”
“不可能!”張獻忠馬上拒絕:“我可以接受詔安,但不會接受改編和調遣。”
隨後的時間裡,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圍繞詔安的條件進行了深入交流,並最終達成一致。
張獻忠不接受朝廷官銜,但是會將主力移至當陽縣,幫助朝廷伺機收復承天府。
大明朝廷則需要支付相應的軍餉和糧餉。
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後,高時明鬆了口氣。
不管張獻忠真降還是假降,他都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務。
接下來先把這個消息告訴秦良玉,隨後回京覆命。
想到這,他對著張獻忠拱手:“張將軍,既然詔安之事商議的差不多了。那我立刻去尋秦良玉,把這個消息告訴她。”
“好,來人,給高公公拿五十兩路費。”
一番寒暄後,高時明離開酆都縣。
在江邊找了一艘民船,乘船逆流而上直奔長壽。
長壽縣城內,秦良玉正在操練兵馬準備反攻。
一年前她缺餉少糧,麾下無兵無將。
一年後,她兵精糧足!
這一切,都是蜀王五百萬兩銀子的功勞!
“奶奶,城外有人一個自稱高時明的人求見,說是朝廷派來的欽差。”秦良玉的孫子,馬萬年走進來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