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第3頁)

 “遵旨。”

 崇禎交代完畢後,帶人離開校場,回到紫禁城。

 京師的十一月,愈發寒冷。

 回到皇城後不久,順天府尹王庭梅求見。

 施禮過後,王庭梅從懷裡拿出一個大洋芋(土豆),並說道:“陛下,流賊圍城前陛下讓臣推廣洋芋種植。”

 “臣時刻記在心上,流賊退兵後立刻安排百姓們種植。由於第一批洋芋培育的種苗有限,所以只種了十來畝地。”

 “這些洋芋已經全部成熟,並已收穫完畢。”

 “哦?收成如何?”

 “豐收!大豐收!一畝地可產四石洋芋!”王庭梅對洋芋的產量讚不絕口。

 四石嗎?

 這次反而輪到崇禎意外了。

 四石換算成重量的話也就六百斤左右。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後世的土豆畝產能達到兩三千甚至五六千斤。

 哪裡出了問題?

 肥力?

 還是種植方法不對?

 王庭梅以為崇禎被這個產量震驚了,急忙說道:“這洋芋產量比普通糧食高一倍,臣請將這十畝洋芋培苗育種,等來年開春廣泛種植。”

 “準了!”

 “謝陛下!”

 崇禎眨了下眼睛說道:“你回去後給範景文送去一車洋芋,讓他和研究院一塊研究研究如何提高產量。朕覺得,這東西畝產還能再翻上一翻。”

 “臣領旨。”

 王庭梅走後,崇禎給遠在南京的好大兒朱慈烺寫了一封信。

 再次提醒他,讓他在明年開春之前務必大力推廣洋芋和番薯(紅薯)。

 番薯在明末時傳入,此前已經被徐光啟推廣到江浙一帶種植。

 這兩樣農作物都有共同的特點:一是耐旱,二是產量高。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好藏...

 它們不像糧食那樣需要乾燥的環境儲藏。

 洋芋和土豆對儲存環境要求不高,地窖,乾燥的土裡,甚至臨時扔進水裡都沒問題。

 只要糧食不被搶走,百姓們就不會跟著流賊到處造反。

 這是解決流賊屢剿不滅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