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第2頁)

 不多時,內閣三位閣臣外加李邦華這位首輔前來道喜。

 一陣馬屁過後,崇禎話入正題。

 “諸位,這是朕讓宮廷畫師畫的大明國旗,你們看看怎麼樣?”

 四個人不明所以的湊到龍書案前,仔細查看。

 只見一張長方形的紙上被塗滿了顏色。

 紙張絕大部分區域都被藍色覆蓋。

 上下居中,左右靠左的位置是一個黃色的圓圈,圓圈右面緊貼著一個白色的月牙。

 圓圈和月牙周圍點綴著紅色波紋。

 “陛下,國旗是什麼?”在李邦華,範景文,方岳貢三人眼神的示意下,邱瑜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問道。

 他頭一次聽說國旗這個詞。

 崇禎先是一愣,隨後明白過來。

 大明朝不但沒有國旗,甚至連國旗的概念都沒有。

 歷史上,第一面能稱之為國旗的是清末時滿清的黃龍旗。

 慈禧批准《北洋海軍章程》,規定大清國旗為長方形黃龍旗。

 其實最早的國旗是商人從西洋帶回來的。

 明朝自隆慶開關後,海上貿易十分繁榮。

 當時的明朝商船發現,西洋那邊的商船上都掛著五顏六色的旗幟。

 一番打聽後才明白,不同的旗幟代表了商船來自不同國家。

 大明朝廷沒有官方的旗幟,大明商船為了表明身份,紛紛自制國旗。

 由於大明國號的明有日月的意思,於是各種不同形狀、顏色的日月旗被懸掛在商船上。

 不過這些旗幟只在民間商船上流通,沒得到朝廷認可。

 崇禎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面對邱瑜的詢問,崇禎認真思考後回答道:“國旗...代表如朕親臨!”

 在這個封建王朝時代,沒辦法解釋什麼是政治特色,什麼是歷史文化傳統。

 他們聽不懂!

 在這個時代,既想賦予國旗政治意義,又想讓國旗具有凝聚力,只能用如朕親臨四個字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