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86章(第3頁)
盡了風頭,決定把剩下的機會交給宋獻策。
宋獻策輕拂衣袖:“皇上,臣以為該守的一定要守;不該守的,一律不守;可守可不守的,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李自成撇了撇嘴,想揍他一頓。
宋獻策剛才那番話說了等於沒說!
見李自成不悅,宋獻策急忙補充道:“以鄭州為中心,易守難攻的城池一定要守。易攻難守的城池,一律不守。剩下的城池根據我軍需要,隨機應變。”
“這樣既能隨時入河南,也能根據情況退守潼關!”
李自成想了想,繼續問:“我軍主力呢?又該去往何處?”
“南直隸!”
......
南直隸,應天府。
紫禁城春和殿。
春和殿是太子宮,又稱東宮大殿。
按照規矩。
太子成年(十六歲行冠禮)後不能繼續住在皇宮之內,而應該搬到皇宮外面的太子府去。
大明太子朱慈烺距離行冠禮還有幾個月,再加上出於安全考慮,所以來到南京後便直接住進了春和殿。
上一個住在這裡的太子還是朱瞻基。
“啟稟太子殿下,魏國公徐弘基,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求見。”
(糾正一個錯誤,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前的魏國公是徐弘基,他死後徐文爵襲爵。)
朱慈烺有心不見,考慮到徐弘基和史可法的身份後,決定還是見上一見。
徐弘基不但頂著魏國公的爵位,還擔任南京守備一職。
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一職。
南京雖然也有六部,但權利不在六部這裡,而是在南京守備和南京參贊機務手裡。
明史有記:凡南京守備一應機務,每日會同參贊官於守備廳署理。每月朔望日,守備、參贊等官及各府堂官會同內守備,議合行事務。
也就是說,南京守備和參贊機務才是權力最大的人!